词条 | 大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16 大章相传是唐尧时的乐舞。尧、舜是我国古代的贤明君主,所以后世常以尧、舜比喻历代的明君。质受(尧)命制乐,他以山林溪谷的声音作旋律,用陶鼓、石片和十五弦瑟做乐器,舞者扮百兽起舞。尧以这个乐舞祭祀上帝。《大章》是古代的祭祀舞蹈,它是后代宫廷雅乐的楷模。 大章原始社会时期流行的一种祭祀舞蹈。相传尧时命属臣质作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𩊚置缶而鼓之, 乃拊石击石, 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鼓叟乃拌五絃之瑟,作以为十五絃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 《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另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说,此乐舞亦称“咸池”,“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修而用之,若乐体依旧,不增训者,则改本名,名曰大章。”大章虽用以祭祀上帝,但内容却是歌颂尧的功德。原始舞蹈随着阶级的出现,已经开始转化为高居氏族之上的统治者的权威象征。 大章又称《大咸》、《咸池》。远古六代乐舞之一。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唐尧时期,乐官质奉尧的旨意,模仿山林溪谷的自然声音创作了乐曲,并由扮演百兽的舞者欢歌起舞。尧以此祭祀上帝。因尧受到先民的爱戴,这一乐舞被命名为《大章》,以示对尧的敬仰。另有传说这一乐舞的舞蹈部分是继承了黄帝时期《咸池》之乐,故又名《咸池》或《大咸》。周代经修正后定为宫庭乐舞,春秋时期在鲁国得以完整保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