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衍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衍历历法名。唐代一部先进的历法,由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于公元728年创制。《新唐书 ·历志》、《旧唐书 ·历志》均有载。此历由开元十七年(729)起使用至肃宗上元二年(761 )。《大衍历》用定气编排太阳运行表,创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此历共分7篇。后代历法家都采用《太衍历》的格式来编历。 大衍历天文历法著作。又名《开元大衍历》,唐僧一行主持编订。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巨鹿(今属河北)人。二十一岁时出家为僧,参与《大日经》的翻译。精通天文、历法和星占。开元九年(721)受诏制订新历。为取得天文数据,与梁令瓒合作制造了我国古代第一台具有可移动黄道环的大型天文观测仪器——黄道游仪,用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取得大量精确天文数据。据此,开始新历的编制,并于开元十五年(727)写成《大衍历》的草稿。一行还与梁令瓒合作制造了一座具有音响报时功能的浑天铜仪,发起和组织了全国性的圭表测影,以实测结果推翻了传统的表影“千里差一寸”的错误观点,其相对精确的数据相当于测量子午线一度所对应的长度,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大衍历》草稿完成不久,一行不幸去世。其继承人张说、历官陈玄景继续定稿,最后编写成“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开元十七年(729)《大衍历》颁布施行。 《大衍历》唐代推行的历书。唐玄宗命一行和尚(俗名张遂)创制的历法,较为正确地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从唐中叶到明末,该历书约使用了800余年。日本留唐学生吉备真备把该历书带回日本,被广泛流传和使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