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足石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足石窟四川大足县境内石窟总称。以北山、宝顶山两处最著名。开凿于晚唐,盛于两宋,是宋代石窟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北山,古名龙岗山,位于大足县城北2公里处,丘陵起伏,石岩绵延,海拔约560米。沿崖造像,龛窟相连,现有编号洞窟290个,造像5千多尊,历经唐、五代、宋,以宋为主。宝顶山在县城东北方35公里处,为南宋中期的密宗道场。那里山峦峻秀,岩谷幽深,四周5华里内的山岩遍刻佛像,以大佛湾为中心,是自称柳本尊第六代传人的赵智凤主持凿建的。现存造像600余尊,其中柳本尊行化图,地狱变相图等,规模宏伟。涅盘圣迹图,弟子群像只雕上半身,为其他石窟所未见。 大足石窟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四川省大足县西南、西北、东北的山区,有雕像5万余身,共40余处。最具有代表性的2处:❶北山,位于城西北2.5km处,建于892年,成于1131~1162年,历时250多年。有290余龛窟,造像3000余尊,其中136号星辰车窟和245号净土变相图是其代表作品。北山石刻对面山岩上有一座40 m高的八角形宋代砖塔,外13层,内7级,内壁与塔心嵌着佛像约100图。其中转轮经藏窟内中心柱直径2.61m,柱上部有8根小柱,上部刻有8角飞檐,栏杆刻有约50个嬉戏儿童。窟前有释迦佛、观音4身、8菩萨、10余身供养者。北山又有数珠手观音像龛,龛高1.26m;无量寿佛经变相龛,龛高4.7m、深1.18m,内有浮雕《阿阇世幽闭父王母后图》,全龛人物形象560余身,大者54cm,小者2.5cm。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