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都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都督

官名。始置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其后隋、唐、宋、元各代均有大都督官称或官阶号。明代有都督,无大都督。《通典》: “后汉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置督军御史,事竟罢。建安中,魏武为相,始遣大将军督之,而袁绍分沮授所统诸军为三都督。魏文帝黄初三年 (公元222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明帝太和四年 (公元230年),司马宣王征蜀,加号大都督。高贵乡公正元二年 (公元255年),司马文王都督中外诸军,寻加大都督。晋受魏禅,则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宋有都督诸州军事者,则为常职。旧曰监某州诸军事,文帝即位,改监为都督。后魏永安以后,近远多事,置京畿大都督,总摄军人,立府置佐。后周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 《北周六典》按: “西魏大统中,始以大都督、帅都督领乡兵。北周初,制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持节大都督,此大都督犹言都督诸军也。其后都督诸州军事,改为总管诸州军事,而大都督、帅都督、都督,遂成为戎秩之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之列为戎秩,盖在建德二年 (公元573年)之际也。至隋承周制,亦列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于11等勋官之内也。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府官属己无考,不知则阙。” 《宋史·职官志》: “大都督府、都督府、长史、左右司马、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土、司理、文学参军、助教。大都督及长史掌司牧尹,阙则置知府事1人,通判1人,司马不厘务,旧制: 凡都督州建官如上,南渡后,见任宰相充都督,次有同都督,有督视军马,多执政为之,虽名称略同,然掌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非旧制比也。”《元史·百官志》: “大都督府置大都督3员,正二品; 同知2员,正三品; 副都督3员,从三品; 佥都督事2员,正四品; 经历2员,从六品; 都事2员,从七品; 管勾1员,照磨1员,俱正八品; 令史8人,蒙古必阇赤2人,怯里马赤2人,知印2人,宣使6人。”

大都督

隋勋官称谓。正六品。详见“上柱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