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子王位的继承人。或称储君。始于夏商时期,此后历代相沿不改。太即大,故君王长子多立为太子。《左传纪事本末·勾践灭吴》:“波大子夫差,日夜告于伍胥曰: ‘王欲立太子,非我而谁当立?此计在君耳。’”《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太子古代一般用作对天子或诸侯之子立为嗣者之称谓,后多用作指皇帝预定的皇位继承人,又称“皇太子”。梁章钜《称谓录》卷十引《白虎通·爵》称,“天子之子称太子”。《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子》:“唐虞而上,皆传之贤,故无太子之文,夏商之王,虽传之子,其文略矣。至周始见文王世子之目,武王继之称太子发,此其始也。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称皇太子。《汉书·高祖纪》: ‘五年二月甲午,汉王即皇帝位,尊太子曰皇太子。’此其始也。”《绿雪亭杂言》:“古者天子之嫡子,亦称世子;诸侯之子,亦称太子。西汉,天子嫡子称皇太子,诸王之子称太子,如皇太子杀梁王太子之类是也。金、元庶子皆称太子,如四太子兀术之类是也。” 太子嗣君。即帝王或诸侯的儿子中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高承《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子》: “唐虞而上,皆传之贤,故无太子之文。夏商之王,虽传之子,其文略矣。至周始见文王世子之目,武王继之称太子发,此其始也。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称皇太子。《汉书·高帝纪》: 五年二月甲午,汉王即皇帝位,尊太子曰皇太子,此其始也。”金、元时庶子亦有称太子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