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晖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晖观位于县城西。原为宋元时草殿。明初,朱元璋之子湘献王朱柏于此营建王宫,被人告发图谋不轨,惠帝欲遣使问罪,朱柏惧而将宫改为道观,供铜铸祖师像,名观为太晖,未久自焚而亡。崇祯八年(1635)重修,清顺治、康熙、乾隆朝皆曾修葺。原建主殿五重,偏殿、左右庑、帏城俱备,时有“遍数琳宫,独此雄甲荆楚”之誉。现存建筑有朝圣门、金殿、配殿、阁亭等。金殿建在条石砌成的高大平台上,殿顶原覆铜瓦,金光闪耀,殿内青石廊柱,柱雕蟠龙,精致生动。殿后一泓清水,碧波粼粼。四周垂柳成行,松柏笼阴。远眺太晖,但见重楼涌殿,泛彩流金。每至踏青时节,游人如织,“相携素侣尽忘饥,双桨摇风入翠微”。 太晖观在湖北省荆沙市江陵城西1公里许的太晖山上。宋元时是一座草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第十二王湘献朱柏封王江陵,遂就草殿原址建观,取名“太晖”。明崇祯八年(1635年)重修,清顺治、康熙、乾隆诸朝皆曾修葺。现存建筑有金殿、配殿、阁亭等。其中金殿屹立于观后高大平台上,雄伟壮丽。其面阔进深各三间,长宽各10米,重檐叠脊,华拱画梁,顶覆铜瓦,金光夺目,素有“小金顶”之称。金殿前檐浮雕石柱,云绕龙蟠,栩栩如生,技艺精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