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失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失范西方社会学名词。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因行为规范缺乏或不明确、相互矛盾,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出现的紊乱状态,越轨行为和社会病态现象因而增多。 失范指没有行为规范或标准,或即使有也不甚明确。有时指互相抵触的社会结构或个人品行。此术语是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在他的自杀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体系处于失范状态时,就不再有人理解或接受共同价值和共同意向,而新的价值和新的意向也没有发展起来。这种社会使其多数成员产生百无聊赖、没有目的和感情空虚甚至绝望的心理状态。R·K·默顿发现: 在无法用正常手段实现其选定目标的个体中,失范现象最为严重。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一旦正常的 (即为社会所许可的) 手段失效,个体就可能采用非法手段,从而导致正常的社会结构产生破裂——即失范。渎职、犯罪和自杀常常是失范的反应。涂尔干指出,失范与越轨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一种人的心理状态; 后者是一种人的行为表现。在失范的环境下,会产生五种比较典型的行为适应模式: (1) 合规,通过教育和奋斗而成功者; (2) 创新,如白领阶层的犯罪;(3) 礼仪主义,如科层制中例行公事的公务员; (4)逃避主义,如酗酒、吸毒、自杀等; (5) 反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