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81 夷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民族泛称。始见于甲骨文,夷字从大从弓,为游牧猎人形象。远古传说时代有东夷、夷方之称,夏商周至秦汉之际有九夷之称,如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另有岛夷、莱夷、嵎夷、淮夷、徐夷等记载。三国两晋以至明清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亦多用东夷称之。汉代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亦用西南夷称之。但是,夷作为中国边疆民族的泛称存于史书中多数是指东方之夷。夷人是构成汉族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来源之一。 夷谥号。君主与大臣之平谥。《逸周书·谥法》曰: “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郑樵《通志·谥略》把“夷” 列为上中谥。历朝谥 “夷” 的君主有周夷王等。 夷中国古代有多重含义的民族的泛称。又称“东夷”、“九夷”。❶指中国东方各族。 夷古族名。《华阳国志》记载巴东郡 (今奉节) 一带的夷人,即分布于长江三峡一带的川东之夷乃是专称。李膺 《益州记》 说: “又有夷人,与獽类一同。又有潦人与獽、夷一同,但名字有异而已。” 夷与獽、僚均属古代百濮系。均习农耕,有“悬棺” 葬俗。 夷中国古代民族的泛称,具有多重含义。❶亦称“东夷”,是对居住在东方各族的称呼。夷字从大从弓,是猎人的形象。东夷是华夏先民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夏至周就有“九夷”的称呼。 夷❶亦称“东夷”、“夷族”。中国古代对居住在东方的各族的称呼。如夏至周时有九夷之称,郭璞《尔雅注》:“九夷在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