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奔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奔流》benliu中国现代文学期刊。1928年6月在上海创刊,为月刊,由郁达夫和鲁迅合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29年12月第2卷第5期停刊,每卷10期,共出15本。鲁迅在《<奔流>凡例五则》中明确地提出了该杂志的创办思想:“本刊揭载关于文艺的著作,翻译,以及绍介”,“凡有出自心裁,非奉命执笔,如明清八股者,极望惠寄”(《集外集拾遗》)。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把新鲜的血液灌输到旧中国去,希望从翻译里补充点新鲜力量”(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鲁迅亲自设计封面并书写刊名。当时主要撰稿人有鲁迅、郁达夫、柔石、杨骚、白薇、梁遇春等。该刊以介绍欧美及日本等国具有进步倾向的作家作品为主,曾先后出版了专题增刊,如《H·伊勃生诞生一百年纪念增刊》(第1卷第3期)、《莱夫·N·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年纪念增刊》(第1卷第7期)、《译文专号》(第2卷第5期)。该杂志还注重介绍有关苏联文艺理论的译作,在第1卷第1期至第5期上就连续刊载了鲁迅翻译的《苏俄的文艺政策》;尤其是鲁迅为该刊撰写的《编校后记》12篇,受到读者的普遍重视。该刊不仅注重内容的充实与进步,而且还注重其他一些形式问题:《奔流》月刊的印刷与纸张都较一般刊物优良,每期还附有精美的插图。在《奔流》月刊的成长过程中,鲁迅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充分表现了他为我国的革命文艺发展所倾注的热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