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姚雪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姚雪垠1910—Yao Xueyin

跨现、当代小说家。河南省邓县人。小时读过3年小学和不到一学期的初中。1929年到开封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因参加学运而被开除。他爱好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主要靠刻苦自学而走上创作道路。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40年代先后出版了《牛全德和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中长篇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写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等。
古代历史小说是姚雪垠的功力所在。他的代表作《李自成》是多卷长轴历史画卷,在长篇历史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5卷,约350万言。1957年秋正式动笔创作,1963年出版第一卷,1976年出版第二卷,1981年出版第三卷,尔后是创作、出版第五卷,最后再创作、出版第四卷,其中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李自成》立体地再现中国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原貌,结构庞大,线索错综,矛盾复杂。首卷从崇祯11年冬清兵深入京畿开端,尔后各卷直写至清兵入关主政中原,内容繁富,历史画面广阔,具有历史百科全书式的特点。它主要沿着两大矛盾线索去结构磅礴的历史画面。一是农民起义军与明王朝之间的矛盾线索。围绕这条中轴线描绘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悲壮历程,它由小到大,由弱至强,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终于推翻了明王朝;尔后又由强变弱,由胜而败,最后丧失政权;从而既歌颂了农民起义的业绩,又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条是明王朝与清军之间的矛盾线索。两条结构主线交织推进,并辅以其它各条副线,同时在总体布局上采用相对独立的“单元共同体”形式,各单元围绕自己的中心事件铺展,使故事、人物相对集中、突出,从而构成主次相间、繁而有序、张弛交替的网络结构,构成斑驳陆离而又合乎规律性的历史大悲剧。
《李自成》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人物形象系列。其中,李自成是农民起义人物群像系列中的枢纽人物,也是明末农民起义大悲剧的主角。他是在历史原型的基础上经过典型化加工的结果,在他身上集中了历代农民起义英雄的优良品质,同时他也因袭着坚守天命观、帝王思想和封建伦理的致命弱点,是悲剧性的农民起义领袖的艺术典型。在封建帝王将相的群像系列中,崇祯刻画得最出色。小说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他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他既有对入侵者妥协求和的一面,也有心毒手狠地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既有刚愎自用、独断专横、猜疑多端、反复无常的一面,也有勤于朝政、励精图治的一面,但他最终没有超越历史的局限,是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帝王的艺术典型。总之,《李自成》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是既深入历史,又跳出历史的结果。

姚雪垠

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910年。河南邓县人。1919年,姚雪垠入私塾读书,后入教会办的鸿文小学读书,而后又入信阳教会中学读书。1929年,姚雪垠考入河南大学预科班学习,学习期间因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和政治斗争,而遭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并被学校开除。这期间,他读了大量文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书籍,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31年,姚雪垠来到北京,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图书馆读书。“九· 一八”事变以后,他回到河南,在淇县中学、信阳义光女子中学等学校任教。不久后姚雪垠与王国权、苗代铭等人一起在开封开办大陆书店,并编辑杂志 《今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姚雪垠在开封与他人一起共同合办 《风雨》月刊。1938年,来到武汉,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后任第五战区长官部秘书。1941年以后,曾在大别山区编辑《中原文化》半月刊。1945年,曾到内迁的东北大学任教。1947年,来到上海,并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姚雪垠先在大夏大学任教,而后到中南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姚雪垠几十年来 一直笔耕不辍,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 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李自成》等,中篇小说 《牛全德和红萝卜》,短篇小说集《差半车麦秸》等。尤其是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曾多次被搬上影视银屏,影响十分广泛,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右为姚雪垠

姚雪垠1910~

现当代小说家。河南邓县人。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38年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运用生动活泼的河南口语,描写淳朴善良而又带有某些落后意识的农民游击队员觉醒成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还先后出版了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 (1947)等作品。后者通过青年学生陶菊生被土匪绑架的经历,在“五四”以后第一个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一支绿林队伍的生活,并揭示了20年代盗贼蜂起的社会根源,此书译成法文后,作者获马赛纪念勋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平反。他的重要作品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酝酿早在40年代初即已开始,1957年动笔,现已出完前三卷。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义军斗争的历程为主线,展现了明代末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李自成、刘宗敏、张献忠等农民义军领袖及最高封建统治者崇祯帝等典型形象。这部小说的出版,推进了历史小说创作的发展。

姚雪垠1910~1999

当代作家。原名姚冠三。河南省邓县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失去学籍。依靠刻苦自学,走上创作道路。1929年用“雪痕”笔名发笔处女作《两个孤坟》。抗战期间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相继发表了《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等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河南、湖北、北京等地从事专业创作,曾任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等职。1957年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计划5卷约300万字。1963、1977、1981年分别出版第一、第二、第三卷。这部小说以李自成起义为背景,描写了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艺术地再现了明末的历史现实,受到广大读者和文艺界的高度赞扬,是其代表作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