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嫔帝王的妾名。《后汉书·后纪》: “《周礼》,王者立后,3夫人,9嫔,27世妇,81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嫔古代对皇帝妾之称谓。明嘉靖十年(1531年)前,封才人、婕妤、昭仪、美人等诸嫔名号。清朝康熙以后,定后宫名位,嫔列妃之下,贵人之上,额六人,出入用采仗。 嫔宫中女官名,帝王之妻,位次于妃子。《礼记·昏义》: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位于后、三夫人之下,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历代王朝多沿用九嫔之制。汉代规定九嫔掌四德。三国时,魏文帝定制,在皇后之下设贵嫔之称。晋九嫔: 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好、容华、充华 (见 《晋书·舆服志》);北朝的北齐,有上嫔、下嫔之别。唐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明世宗时曾经册封九嫔,位在皇妃之下。清代也设有嫔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