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子算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02 孙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作者及成书年代不可详考。共3卷。上卷较系统地叙述算筹记数法和筹算乘除法则。其中“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从(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即为算筹记数法。中卷举例阐释分数和开平方的筹算方法。下卷载“物不知数”问题(亦称“孙子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首次记载的求解一次同余式组问题。其解法至宋代发展成为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大衍求一术。 孙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成书不迟于3世纪。记述筹算法规则,并记述了著名的求解联立 一次同余式的“孙子问题”。 孙子算经书名。简称“孙子”。三卷。著者及年代均不详,但在《夏侯阳算经》及《张丘建算经》中都曾提到。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下卷有“物不知数”问题,是一次同余式问题。唐代算学馆将此列入必读书,亦作为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之一。 孙子算经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传本《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首先叙述度量衡制度,筹算记数的纵横相间制与筹算乘除法则,自九九至一一逐条论述,一目了然。卷中为筹算的分数算法与开平方法,并有一些简单的面积、体积计算及衰分、盈臑等二十八个问题。卷下为切于民生日用的实际应用题,涉及到测望、田域、营建、贸易、仓窖、赋役、军旅、兽禽各方面共计三十题。每题有设问、答和术,选题浅近易晓,便于普及。卷下“妇人荡杯”、“雉兔同笼”以其独特解法广为人知。最为著名的是卷下第二十六题“物不知数”,其解法为后世秦九韶发展为大衍求一术而著称于世。该书以浅显的内容、有趣的问题和巧妙的解法成为普及数学的教材,于唐代为李淳风刊注,成为立于学官的 《算经十书》之一,被收入 《四库全书》。1773年戴震纂修《四库》曾略加校订,但多有舛误; 1963年钱宝琮重加校点,驳正戴校。该书版本有北宋秘书省刻本、南宋鲍浣之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刘铎《古今算学丛书》本、故宫《天禄琳琅丛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 《算经十书》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