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家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孙家鼐1827—1909

清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状元。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字燮臣,号蛰生,晚号澹静老人。以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光绪四年(1878),命在毓庆宫行走,与尚书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傅。累迁内阁学士,屡充乡、会试考官。先后任礼部、工部、吏部、户部侍郎。十五年,赏头品顶戴,署工部尚书。次年,调刑部,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十八年,署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与主战派意见相左。二十一年,列名北京强学会,但主张缓变。二十二年,调礼部尚书,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主张。二十四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命为管学大臣,主办京师大学堂,建议增设中小学堂、速成学堂及医学校。二十五年,以病乞开缺,得食全俸。次年,起用为礼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及资政院总裁。三十四年,以重宴鹿鸣,赏太子太傅衔。宣统元年(1909),卒于任。谥文正,入祀贤良祠。奉旨撰《钦定书经图说》,参与纂修《安徽通志》、《京师大学堂章程》。

孙家鼐1827~1909

字燮臣,号哲生,别号澹静老人。院试中举而南闱不策,1859年中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入直上书房。1864年任湖北学政。1878年官毓庆宫行走,侍读光绪皇帝。累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1890年授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朝议主战,力谏“衅不可启”,主张忍让屈和,后提出变法自强,主张注重科学,兴实业,办学堂。1864年参与强学会,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奉命主其事。曾与马吉森合股在安阳创办广益纱厂,令其侄孙多森在沪创办阜丰面粉厂,并投资兴办启新水泥公司、北京自来水厂、井陉矿务局、滦州官矿公司等。1898年奉命主办京师大学堂,提出“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慈禧太后“废帝立储”后,藉养病请退。后起任礼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晋武英殿充学务大臣。1906年出任资政院总裁。1908年赏太子太傅。卒后谥号文正公。

孙家鼐1827—1909

字燮臣,号蛰生,澹静老人。寿县人。咸丰状元。1864年提督湖北学政,后屡任考试试卷阅卷大臣。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与翁同和同为光绪帝师傅。中日甲午战争起,他力主和议。1895年曾列名北京强学会,次年主持官书局。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随清帝逃往西安。后授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编纂官制总司核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资政院总裁。曾与马吉森创办安阳广益纱厂。著有《书经图说》、《续西学大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