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庞斗志演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孙庞斗志演义全称《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长篇小说。作者无考。二十卷,每卷一目。全书内容自“潼关城白起偷营,朱仙镇孙庞结义”起,至“践誓分尸走马陵,功成拂袖归云梦”。叙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将孙膑为其同学魏国将领庞涓所害,处以膑刑,后孙膑设计逃出魏国,并借用齐国兵力,于马陵道败魏军, 处死庞涓, 复仇雪耻等事。本书多杂取传说逸闻及神仙怪异事,叙述、描写较为粗糙、呆滞。 有明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标点本《前后七国志》,是《孙庞斗志演义》与《乐田演义》之合刊本。 孙庞斗志演义二十卷。明本题 “吴门啸客述”。复有题“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者。作者真实姓氏不详。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又名 《前七国志》。书二十卷二十回,每回有偶句题目。故事讲述战国初期七国纷争,燕国驸马孙操之子孙膑为报强秦挟制之仇,去云梦山向鬼谷先生学艺,路遇庞涓,二人结为兄弟,同师学艺。庞涓心地奸诈险恶,下山后入魏国。后孙膑亦入魏,遭庞涓暗算,被刖去双足。齐国设法将孙膑救走,最后孙膑在马陵道大败魏军,擒杀庞涓,孙膑随之退隐岩穴,全书结束。该书集中笔墨塑造了正面主人公孙膑形象,他胸襟坦荡,待人赤诚,足智多谋,在未识庞涓真面目之前,一直视庞涓为知己兄弟,甚至忍着刖足惨刑的剧痛为庞涓抄写天书。而知道庞涓害己的真情之后,又能隐忍待机,凭超人智慧和浩然正气,与敌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复仇成功,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在孙膑身上,体现了古代正直之士的传统美德。在与之对比的庞涓身上,则集中了作者对邪恶小人的揭露批判。该书写作可能受到关于七国春秋平话的影响,诸多情节与元曲《马陵道》也颇相似。作为历史演义,在孙膑身世等诸多历史事件上与史实不符,没有处理好史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书中的神怪法术太多而且玄虚,如孙膑会八门遁法、能剪草为马撒豆成兵等,过于追求奇幻,削弱了它作为历史小说的价值。叙事中心突出,线索分明,语言简洁,则是其长处,故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总体来说,该书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但属于三流作品。有明崇祯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歧山园藏版本和芸生堂刊本,均为四卷二十回,藏南京图书馆。另有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文和堂 《前后七国志》合刊本。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前后七国志》校点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