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孵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孵化fuhua卵生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胚胎,在卵膜内逐渐发育成幼体,最后冲破卵膜或卵壳而外出的过程。鱼类和两栖类,常由胚胎头部的孵化腺分泌出的酶,使卵膜局部或全部被分解,幼体才得以破膜而出。幼体孵出后,仍需依靠自身所剩余卵黄生活多日,才能完全独立生活。鸟类的雏鸟可利用嘴尖临时产生的角质卵齿,将钙质的坚硬卵壳啄破而出,幼雏出壳后,有的可独立生活,有的需靠亲鸟衔食或用嗉囊分泌物喂哺。 孵化在母体之外发育的胚胎到一定程度时,冲破卵膜或卵壳而外出的过程。有些动物(如鸟类)的幼体孵化后,即能以外界食物为生;另一些动物(如鱼类)的幼体在一定的时期内仍靠自身所含的卵黄生活。 孵化2incubation禽胚在母体外发育成雏禽的过程。禽胚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温度、湿度、翻蛋、凉蛋等。只要能满足该禽种所需的孵化条件,禽胚即能发育成雏。鸡蛋的孵化温度经常保持100°F(37.8℃),出雏时99°F(37.3℃),夏季外界气温高时,上列温度可降低0.5°F。鸭蛋比鸡蛋低1°F,鹅蛋又比鸭蛋低1°F。孵鸡蛋时,蛋内的相对湿度经常保持53%~57%,开始出雏时,提高到70%左右。鸭蛋、鹅蛋的孵化湿度,初期为70%~75%,中期以60%为宜,孵化后期,即出壳前二三天和出雏时为65%~70%,孵鸭、鹅蛋的湿度,在后期应比孵鸡蛋大得多,如湿度不够可直接在蛋面上喷温水。翻蛋可避免胚胎与壳膜黏连,又可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因此,孵化全期,每2小时应翻蛋一次,即一昼夜12次。落盘后停止翻蛋。凉蛋:鸭、鹅蛋脂肪含量高,孵化至16~17天因孵蛋代谢热大量增加,需要凉蛋,可将蛋盘从孵化道中抽出,一般在室温中凉蛋30~40 min,如蛋发烫还可在蛋面喷温水。孵化成绩优劣,不仅要看出雏多少,而且要求健雏多。 孵化1hatching,eclosion在一定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受精卵变成小动物或幼虫的发育过程。昆虫的卵完成胚胎发育后,幼体破卵壳而出。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孵化时咬破卵壳,孵化后甚至取食卵壳;蝇科等昆虫还需破除卵黄膜及胚胎发育时蜕下的表皮。 孵化家禽受精蛋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2大类。自然孵化是家禽产蛋后自发的孵化。人工孵化是人为控制的孵化。2000多年前人类已开始人工孵化。1918年美国制成了有通风换气设备的孵化器。孵化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转蛋、凉蛋5个因素。家禽正常孵化期:鸡21d、鸭28d、鹅31d、鹌鹑17d。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