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臣庶室屋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臣庶室屋制度

宋代百官及庶民的公私宅第规模、装饰及名称的制度。《宋史·舆服志六》: “臣庶室屋制度: 宰相以下治之所曰省、曰台、曰部、曰寺、曰监、曰院,在外监司、州郡曰衙。在外称衙而在内之公卿、大夫、士不称者,按唐制,天子所居曰衙,故臣下不得称。后在外藩镇亦僭曰衙,遂为臣下通称。今帝居虽不曰衙,而在内省部、寺监之名,则仍唐旧也。然亦在内者为尊者避,在外者远君无嫌欤?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诸道府公门得施戟,若私门则爵位穹显经恩赐者,许之。在内官不设,亦避君也。凡公宇,栋施瓦兽,门设梐枑。诸州正牙门及城门,并施鸱尾,不和施拒鹊。六品以上宅舍,许作鸟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5色文采为饰,仍不得4铺飞簷。庶人舍屋,许5架,门1间两厦而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