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钞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宝钞司官署名。明代置。24衙门之一。掌造粗细草纸。《明史·职官志》: “宝钞司,掌印太监1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定员。掌造粗细草纸……12监、4司 (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8局所谓24衙门也。” 宝钞司官署名。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设掌印太监1员,管理、佥书等10余员、掌司、监工数十员。职掌制造宫人使用的粗细草纸。每年工部商人办纳稻草、石灰、木柴若千万斤; 又香油45斤,以为膏车之用。抄造草纸,竖不足2尺,阔不足3尺,各用簾抄成一张,即以独轮小车运至平地晒干,类总入库,每年进宫中备宫人使用。库中贮存有明初的抄造印板及红印。宝钞司衙门左临河,后倚河。修有泡稻草池。每年池中虑出石灰草渣,经200余年,陆续堆积,竟成一卧象之形,名曰“象山”。所属有作房72间,各俱一灶,突朝天,名曰“七十二凶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