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对外贸易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对外贸易商

对外国进行贸易的商人。我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商人就将燕国的铁器、货币输入朝鲜。西汉时期,对外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对日本经营的品种有铜镜、瓷器等;向越南输出金、铁、农具、耕畜,换回犀角、珠玑、翡翠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商贸之先河。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将丝织品、瓷器等商品大量输往中亚各国。隋唐时期,对外贸易规模更大,以长安为中心,连接起几条通向国外的通路。贸易的国家东达朝鲜、日本;南可航行于南洋、印度、波斯湾一带;西向丝绸之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及印度。明代的对外贸易,有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和私人海外贸易。明初,朝贡贸易占主要地位。明中、后朝,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和对外贸易巨利的吸引,官方的朝贡贸易逐渐衰落,私人海外贸易发展起来。到嘉靖年间,商人数量大大增加。“漳闽之人,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明经世文编》卷二四三张时彻《招宝山重建宁波府知府凤峰沈公祠碑》)据《明实录》卷三二一记载,嘉靖时福建人往日本贸易者,往往遇风漂到朝鲜。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朝鲜国王一次遣人送还者,即有三百四十一人。隆庆以后,海外私人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当时对外贸易商最活跃最集中的地方,是福建的漳州,其他沿海省份也踵起效法。对外贸易商的贸易地区,主要是菲律宾等南洋的东部地区,即所谓“东洋”。往马尼拉贸易的中国商船,从万历十一年 (1583年) 以后,每年都在二十只以上,有时超过三十只。明代对外贸易商的贸易商品主要是丝、丝织品和磁器。另外,衣料、服装、食品、家具、金属、家畜、珠宝等也是其经营的商品。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棉布和冰糖,是在这个时期由对外贸易商开始大量输出的。清代对外贸易商除了继续与朝鲜、日本、缅甸、暹罗、尼泊尔等国贸易外,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贸易量也逐渐增加。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磁器等,也进口西方的一些工业品。明清两朝是对外贸易商发展很快的时期。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对世界市场的需要; 是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升时期,打开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是其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的,际此,对外贸易商在这一时期,对社会的经济、政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