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封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封赠皇帝给予臣下官吏及妻室的荣誉及相应的待遇称封赠。始于晋代,其后历代沿用,各有定制,虽然各异但大体相同。《元史·选举志》: “凡封赠之制: 至元初,惟一二勋旧之家以特恩见褒,虽略有成法,未悉行之。至元二十年 (公元1283年),制: ‘考课虽以五事责办管民官,为无激劝之方,徒示虚文,竟无实效。自今每岁终考课,管民官五事备具,内外诸司官职任内各有成效者,为中考。第1考,封官品加妻封号。第2考,令子弟承荫叙仕。第3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其有政绩殊异者,不次升擢,仰中书参酌旧制,出给诰命。’ 至大二年 (公元1309年) 诏:‘流官五品以上父母、正妻,七品以上正妻,令尚书省议行封赠之制’。礼部集吏部、翰林国史院、集贤院、太常等官,议封赠谥号等第,制以封赠非世祖所行,其令罢之。至治三年 (公元1323年) 省臣言: ‘封赠之制 ,本以激劝将来,比因泛请者众,遂致中辍。’ 诏从新设法方拟与行,毋致冗滥。礼部从新分立等第: 正从一品封赠3代,爵国公,勋正上柱国,从柱国,母、妻并国夫人。正、从二品封赠2代,爵郡公,勋正上护军、从护军,母、妻并郡夫人。正、从三品封赠2代,爵郡侯,勋正上轻车都尉,从轻车都尉,母、妻并郡夫人。正、从四品封赠父母,爵郡伯,勋正上骑都尉,从骑都尉,母、妻并郡君。正五品封赠父母,爵县子; 勋骁骑尉,母、妻并县君。从五品封赠父母,爵县男,勋飞骑尉,母、妻并县君。正从六品封赠父母,父止用散官,母、妻并恭人。正从七品封赠父母,父止用散官,母妻并宜人。正从一品至五品宣授,六品至七品敕牒。如应封赠3代者,曾祖父母1道,祖父母1道,父母1道,生者各号给降。封赠者,一品至五品并用散官勋爵,六品至七品止用散官职事,从一高。封赠曾祖,降祖1等,祖降父1等,父母妻并与夫、子同。父母在仕者不封,已致仕并不在仕者封之,虽在仕弃职就封者听。父母应封,而让曾祖父母、祖父母者听。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父母未封赠者,不得先封其妻。诸职官曾受赃,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取受之赃,并行追夺。其父祖元有官进1阶,不在追夺之例。父祖无有官者,随其所带文武官上封赠,若已是封赠之官,止于本等官上许进1阶,阶满者更不在封赠之限。或两子当封者,从1高。文武不同者,从所请。妇人因其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者,从1高。封赠曾祖母、祖母并母,生封并加太字,若已亡殁或曾祖、祖父、父在者,不加太字。职官居丧,应封赠曾祖父、祖父母者听,其应受封之人,居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舅姑、夫丧者,服阕申请。应封赠者,有使远死节,有临陈死事者,验事特议加封。应封妻者,止封正妻1人,如正妻已殁,继室亦止封1人,余不在封赠之例。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受宣敕追夺,断罪离异。父(母)祖曾任三品以上官,亡殁,生前有勋劳,为上知遇者,子孙虽不仕,具实迹赴所在官司保结申请,验事迹可否,量拟封赠。无后者,许有司保结申请。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曾犯10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碑妾,并不许申请。凡告请封赠者,随朝并京官行省、行台、宣慰司、廉访司见任官,各于任所申请。其余官员,见任并已除来任,至得替日随其解由申请。致仕官于所在官司申请。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1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1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1次。升至正从三品封赠1次。升至正从二品,封赠1次。升至正从一品,封赠1次。凡封赠流官父祖曾任三品以上者,许请谥。如立朝有大节,功勋在王室者,许加功臣之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