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后土官名。相传始置于上古。掌平水土以利于农。《吕氏春秋·季夏纪》: “中央土: 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校释: “后土,官。共工氏子句龙,能平九土,死,讬祀为后土之神。” 后土民间所敬之神。乃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女尊神。后土神的出现,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土地崇拜,即自然崇拜。因为土地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地,所以古人要依赖它,感谢它,但又害怕它发怒,如地震,因而要“尊地”、“亲地”,敬奉地神。然而后土作为国家一级的土地大神的时间不是很早,而且其来历也有些含混。有人把后土作为人名,有的当成神名,还有的说成官名。西汉文帝时,始从新垣平议,由国家统一祭祀地祇,即后土,武帝以后遂成定制。历代封建王朝皆列入祀典,成为与皇天上帝相对应的大神,民间遂有后土主幽都之传说。由于古人认为天阳地阴,所以自西汉末至南北朝,祭祀后土常以皇后配享,隋以后始以皇帝配。自唐以后,民间后土祠每塑妇人神像,称之为“后土娘娘”。北宋政和六年 (1116年) 九月朔,宋徽宗亲临玉清和阳宫,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并规定礼仪规格同玉帝一样。道士们为“配套成龙”,遂把后土请来,列为“四御”之一,称她是掌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天帝。后土本为大地之神,由皇帝专祀,唐以后民间亦得奉祀祝祷,再经道教宣传,民间广为奉祀,各地道观多有后土殿,还有专祀后土的后土娘娘祠。据《通俗编》,民间丧礼皆祀后土,仍沿袭后土主幽都之旧俗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