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哀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七哀诗

汉末王粲的乐府诗。共三首,选介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四月,吕布杀董卓; 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在西京长安作乱,烧杀抢掠。当时,作者离开长安往荆州投奔刘表。此诗即写长安一带的战乱惨景,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表现了作者对作乱者的憎恨,对人民的同情。

七哀诗

东汉末年王粲作。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王粲离开长安到荆州避难,临行作此诗,曰:“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言长安经战乱难民流离之状,情切动人。该诗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长安的变迁,可供研究汉代长安参考。原诗收入《文选》。

七哀诗

诗歌篇名。汉末王粲作。《七哀》本为乐府古题。粲诗6首,今存3首,非一时一地所作。其中“西京乱无象”一首,是诗人自关中避乱荆州途中所见,以亲身体验的事实为题材,记述汉献帝初平三年,关中一带人民遭受董卓部将李傕等纵兵摧残,流徙死亡的惨象,控诉了这些“豺虎”的罪行,其中关于饥妇弃子的描写,更是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凄楚气氛。另两首抒发作者对于离乱的感慨,反映兵役制度的腐败及边地人民的苦难。3首诗皆感情深沉痛切,语言朴素明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