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将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将苑

蜀丞相诸葛亮撰。内有: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才、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悕、将强、出师、择材、智用、不阵、将诚、戒备、习练、军躔、腹心、谨候、机形、重刑、善将、审因、兵势、胜败、假权、哀死、三宾、后应、便利、应机、揣能、轻战、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励士、自勉、战道、和人、察情、将情、威令、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凡五十篇。从诸多方面对将、帅的道德、才学,提出了颇为具体的要求。是书收入一九六○年中华书局本《诸葛亮集》。一九七四年曾修订再版。

将苑

兵法论著。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一卷。佚名撰。托名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用兵如神,被后世视作智慧的化身。各种目录著录诸葛亮撰的兵书有二十余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于亮。”《将苑》最早见录于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左传》等兵书史籍中的论兵妙语,分门别类,概括阐发,自成体系,是一部专门论述“为将用兵之法”的兵书。
《将苑》共五十篇,依次为兵机、逐恶、知人性、将才、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恡、将强、出师、择材、智用、不阵、将诫、戒备、习练、军蠹、腹心、谨候、机形、重形、善将、审因、兵势、胜败、假权、哀死、三宾、后应、便利、应机、揣能、轻战、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励士、自勉、战道、和人、察情、将情、威令、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将苑》全面论述了古代为将之道的各个方面。它认为将帅关系国家兴亡、战争胜败、士卒安危,强调将帅自身修养,要能不恃强,不怙势;宠而不喜,辱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刚不可折,柔不可卷;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按思想素养性格特长分将材为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猛将、大将九等。按能力器度分十夫之将、百夫之将、千夫之将、万夫之将、十万人之将、天下之将。意在选拔任用将帅要量才而选,量力而用。它提出将帅应遵守的十五条纪律,即虑、诘、勇、廉、平、忍、宽、信、敬、明、谨、仁、忠、分、谋,要先仁义而后智勇。在治军方面,强调严号申令,信赏必罚,“诫之以典型,威之以赏罚”。在作战方面,强调“兵机”、“兵势”,“因机而立胜”,“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版本大致有三个系统。一是《诸葛亮集》系统,如明王士骐编《武侯全书》、杨时伟编《诸葛忠武全书》、清朱璘编《诸葛武侯集》、张澍编《诸葛亮集》等。二是丛书本系统,如《广汉魏丛书》本、《增订汉魏丛书》本、《子书百家》本、《学海类编》本等。三是单行本系统,主要有明正德间铜活字印本、明黄邦彦刻本等。

将苑

一卷。旧本题汉诸葛亮撰。考此书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至南宋尤袤 (1127—1194年) 《遂初堂书目》始见著录。明王士骐编 《诸葛亮集》将其收入。此伪托之迹甚明,不待深辨,当是宋人之作。《四库提要》云:“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于亮。明以来术数之书,多托于刘基。”四库馆臣所言甚是。其书虽伪,然也颇多可取之处。全书凡50篇,约5000字。此书思想本于《孙子》、《吴子》等书,主旨在论“为将之道”。主张简任贤能,赋于机断行事之权,使之“战胜于外,成功于内”(引文见《诸葛亮集》)。从不同角度对将帅提出德才要求。此外,在治军方面,主张重法制、明赏罚、严训练、肃号令。用兵方面,主张“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将”,反对轻敌致祸、幸险邀功等等。这些议论,至今看来仍颇有启发。此书明清以来多有刊本。1960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了段熙仲、闻旭初编校的《诸葛亮集》,其中收有此书。《将苑》注本有1987年1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天夫《诸葛亮将苑注译》。

《将苑》

原称《新书》、《心书》。兵书。汉代军事家诸葛亮著。50篇,5000字。围绕为将之道的主题,论述了50个问题。

将苑

诸葛亮所著军事论著。载《隋书·经籍志》,现收入《诸葛亮集》。《将苑》,亦称《心书》,一卷,共50篇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方面论述了为将之道,一事一议,言简意赅,颇能发人深省。如强调将领与士兵“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出师以律”,“法若画一”,以及将领应具备因机立胜的智谋,执法画一的威严,率先垂范的作风等等,体现了诸葛亮用兵、治军的思想特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