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历帝金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万历帝金冠明代制品,1958年在北京昌平定陵(1620年)出土,现为北京定陵博物馆收藏。通高24厘米,口径20.5厘米,重826克,由直径0.2毫米的细金丝编织而成。冠体分前屋、后山和角(俗称“帽翅”,左右各一)三部分,前屋用金丝518根,后山用334根,两角各用70余根,孔眼均匀,无断丝,无接头。各部分编结完毕,再用稍粗的金丝连为一体。冠口内外镶有宽2.2厘米的金箔一圈,它令冠口平滑,不致刮夹头发。金冠后山装饰双龙戏珠图案,一打制的火珠居中,双龙做高浮雕式,它们昂首相向,奔腾飞舞,体现着封建皇权的威严与崇高。双龙身、腿由大小8400片用金丝垒码、焊接而成的鳞片构成; 头、爪、背鳍则是打制成形,细部施錾刻,而后焊接于龙身,龙腿,焊点虽多,不露药痕。装饰与冠体的结合采用金丝拴系。此冠技法繁难,结构复杂,工艺精绝,是明代金银工艺中的杰作。它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惟一的帝王金冠,堪称国宝。 万历帝金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