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岐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岐山关中山名。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城东北。《书·禹贡》所谓“导岍及岐”, 《诗·大雅·绵》所说“至于岐下”,均指此山。《孟子·梁惠王下》: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史记·周本纪》也有记载。周族在此繁荣发展起来,故为周族发祥地。《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列此山为华山以西七名山之一。《文选·西京赋》注云:“《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此为名焉。”韩愈《岐下》、唐龙《岐山》、郭庄《岐山阻雨》等,均述及此山。 岐山关中重镇。位于陕西西部,地处长安西通陇右要道。秦、汉时属雍县。北魏设周城县,北周改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称岐山县,以境内岐山得名。沿袭至今。境内有*周原遗址、五丈原、*太平寺宋塔等古迹。 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亦称天柱山。又因其山两岐,俗呼为箭括岭,海拔1675米。相传周初鷟鸣于山上,时人亦谓此山为凤凰堆。《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至于岐下。”《禹贡》:“导岍及岐”,“治梁及岐”。自从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自邠迁于岐山南之周原,筑城郭居室,以居四方来归之民,为建立周王朝开创了基础。 岐山参见《北山》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