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寺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岩寺镇岩寺地处屯溪东北丰乐河下游,路程约19公里,为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驻地。766年(唐大历元年)以附近的岩寺为名建镇。原为歙县地,1987年划为黄山市辖区,以徽州为名,是黄山市养殖业基地之一。地理位置重要,为南面进入黄山的必经之地。皖赣铁路经此并设站。慈(湖,马鞍山)张(王庙,祁门)、桥(头店,青阳)岩(寺)公路交汇于此。1938年4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此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现仍保留有改编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北5公里处的潜口正当黄山入口处,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便于旅游者欣赏徽州古建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潜口和歙县的众多明代建筑中精心挑选了古牌坊、路亭、石拱桥各1座,祠堂3座和民宅4幢按原样拆迁于丰乐河东岩紫霞峰坡上,以集中体现明代徽州民居的典型风貌。这组潜口民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寺镇位于歙县城西10公里处,距黄山63公里,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古镇。唐大历元年(766)便已立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便已发展成为“鳞次万家,规方十里”的显赫之地。镇东丰乐河畔有明嘉靖年间所造的文峰塔,高7层,20丈。塔下有石桥一座,名“藻川桥”。塔南有石台,称“凤山台”,台上有“凤山灵境”石刻。每逢节日,人们常来登塔揽胜。1938年2月,新四军军部迁来岩寺,军部设在镇西金家、沿河鲍家,七政训练班设在原凤山小学内,战地服务团设在岩寺中学,镇内还设有军械所、兵工厂等。附近山乡小村至今还保存着抗日标语、宣传画、新四军布告等文物资料。现岩寺已成黄山的门户。建有火车站、宾馆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