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岭北行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岭北行省元朝设置在岭北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全称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岭北成为边地,于和林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先后派皇子北安王那木罕,皇孙晋王甘麻剌出镇其地,统领诸藩。后改为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1307年),始立和林等处行省,治所在和林。皇庆元年(1312年),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改名和宁,仍为行省治所。辖境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统有北边诸处,辖和宁路,称海宣慰司以及镇戍、屯田、造作、仓廪、驿站等军政机构和直属朝廷的各族民户;诸藩王亦受行省丞相节制。其蒙古在户仍按千户、百户、十户建置,不立州县。1368年元之后废止。 岭北行省元代设置。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治所在和林(或称哈刺和林, 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辖境约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西伯利亚中部及我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地区。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等处都元帅府, 大德十一年(1307)改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皇庆元年(1312)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和宁路, 统有北边等处。1368年元亡后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