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岳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7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相州汤阴(今河南开封)人。少贫以沙为纸,苦读诗书兵法,拜周同、陈广习箭法枪艺。宣和四年(1122),投军充秉义郎。南宋建立,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从王彦于太行山抗金,又改从杜充、宗泽守开封,屡败金兵,后随杜充南下。他率孤军先于广德袭击金军,六战六捷;再于宜兴大破金军, 四战四捷; 又于静安镇大败金兀主力,斩敌将170余名,俘金兵800余名,一举收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初,平定李成割据势力,镇压江西农民起义,高宗手书:“精忠岳军”制旗颁赐。四年,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谭州制置使。五年,从张浚镇压杨么起义军。六年,联络太行义军,移军襄阳,收复蔡州等地,再败伪齐,官拜太尉。九年,反对和议招秦桧之忌。十年,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大败金兀之“铁浮图”及“拐子马”,进驻朱仙镇,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北方义军相率来归,士气高涨。正拟直捣黄龙府之际,宋高宗、秦桧以12道金牌急令班师。未几,秦桧指使万俟等罗织罪名,被诬陷入狱。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杀。时年39岁。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110 岳飞南宋抗金将领。精忠爱国,率军抵抗金兵,屡战有功,收复失地,屡请大举北进,反对屈辱求和,曾以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激励部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制旗赐之,后被秦桧等诬陷谋反入狱,受审时袒露背部,示老母刺“精忠报国”四字,以表忠于国家之心。严于律己,作战必身先士卒,不居功受赏,生活俭朴,对子岳云约束甚严,不食财好色,有“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太平矣”的名言。英勇善战,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所部军纪严明,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之称。其 《满江红》词很有影响。 岳飞1103-1142Yue Fei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今河南汤阴)。出身农家, 少年学射于名师周同,能左右射敌。北宋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刘招募勇士, 应募, 多次与盗贼作战取胜。后归宗泽部下, 在曹州等地作战多胜, 宗泽奇之, 并授以阵图。赵构即位,上书越职被罢官,投奔河北张所部,张所待他极厚, 命与部将王彦渡河作战。不久因与王彦有隙, 复投宗泽。宗泽死后, 隶于杜充部下。杜充投金, 他自领一军, 能秋毫无犯, 与金兵统帅兀术部作战屡胜。南宋绍兴三年 (1133) 镇压江西地区曹成等农民武装, 皇帝手书 “精忠岳飞”旗赠他。后齐军渡江南伐, 杨幺又在洞庭打败宋军, 形势紧张, 岳飞认为应先破齐, 遂率军与齐军作战, 收复荆襄之地。不久, 即率军擒杀杨幺, 受到张浚的赞许, 命驻师鄂州(今湖北武昌),作为江浙后援。他积极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北伐。绍兴十年, 金军猛攻河南诸地, 受命支援, 亲率一路驻于郾城, 与兀术大将及龙虎大王所率金军决战, 重创金精锐拐子马, 大败金军, 随后又在颍昌击败金军。驱军抵朱仙镇 (今河南开封县西南)。金军极困, 兀术派人至河北募军, 竟无人应之。然而,宋高宗无意与金作战,急于议和, 召岳飞回京,岳飞泣泪班师。回朝后, 岳飞、韩世忠等三人分别叙功, 岳飞为枢密副使, 与张浚驻守楚州措置边防。绍兴十 一年, 以谋反罪被诬入狱, 不久后即遭屠戮, 同死者有其子岳云、其将张宪等人。他作战勇敢多智,善与部将合作, 有事与众将谋, 谋定乃战, 因此常能取胜。岳飞为恢复宋朝土地, 为保卫南宋政权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可歌可泣。他是 一位战争技艺高超的汉民族英雄。 岳飞1103—1142Yue Fei宋代名将、作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宣和间应募敢战士。其后在抗金战斗中屡立战功,拜太尉,授少保。绍兴十一年岁暮,被权臣秦桧诬陷下狱而死。岳飞在戎马倥偬中写作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诗文。《五岳祠盟记》、《谢讲和赦表》等文,抒发抗敌复国的决心,语言朴实刚劲。《小重山》词表现壮志难酬的忧怨,深挚感人。《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尤为慷慨激越,历代传唱。但近代有学者对其真伪提出怀疑。有《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从周同习箭法,从陈广学枪法,入“冬学”习“村书”,文武双全。宣和四年(1122年),成丁从军,为“效用士”。六年以“敢死士”应召伐辽,抵燕京城下。靖康元年(1126年),参加平定军(今山西平定)守卫战,城陷回乡。冬,背刺“尽忠报国”,投康王赵构大元帅府,立战功,升武翼郎。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反对京师南迁,被削除军籍。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擢为统制,随王彦收复新乡,苦战太行山,刺杀金将黑风大王。因擅自行动论斩,宗泽释之。泽尝授以阵图,教以阵法,对以“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死,随杜充南下。三年,金兀术犯杭州,于广德狙击。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奏请固守建康,增兵两淮,升通泰(今江苏南通、泰州)镇抚使。绍兴元年(1131年),拟订“连结河朔”战略。以“内寇不除、何以攘外”为由,讨平“游寇”李成、张用、曹成等,升都统制,授承宣使,屯戍江州(今江西九江),求田问舍。三年,镇压吉虔(今江西吉安、赣州)彭友、陈颙等农民起义,奏停“屠虔城”,诛首恶,赦胁从,收丁壮益兵。秋,高宗召见,赐御笔“精忠岳飞”制旗。所部“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英勇善战,人称“岳家军”。四年,第一次北伐,败金、齐联军,复襄阳六郡,为南宋立国收复失地之始。擢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郡开国侯,屯驻鄂州(今湖北武汉)。经营襄汉,招民“营田”,驻军屯田,制订以襄阳为基地、连结河朔、直捣中原、恢复故疆的计划。尝于鄂州凭栏瞰江,填《满江红》,表达“还我河山”的宏愿。五年,从张浚往镇杨么起义,“且招且捕”,诱降黄佐等,部将牛皋擒杀杨么。六年,第二次北伐,移屯襄阳,挺进中原,收复商(今陕西商县)、虢(今河南灵宝),逼近黄河,并联络太行义军,终因缺粮撤回。为南宋立国首次战略反攻。同年冬,金、齐反扑,目疾未愈,抱病第三次北伐,击退金、齐联军。拜太尉、宣抚使。九年,金朝求和,上书反对。第一次“绍兴和议”达成,力主“金人不可信”。十年,金兵南犯,以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第四次北伐,连克郑州、洛阳,大破兀术“拐子马”、“铁浮图”,取得郾城(今河南郾城)和颍昌(今河南许昌)大捷,进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北方义军纷纷来归,乃以“直抵黄龙”相激励。正待渡河,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急令退兵,而被迫班师。十一年夏,受召赴临安,削除兵权,任枢密副使。未几,秦桧奉高宗旨意诬其谋反,下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被害。时年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一作《岳武穆遗文》)。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军事史上占有相当地位。 岳飞旧时民间所绘武士门神之一。与另一位作为门神的温峤,被称为“温、岳二元帅”。参见“温峤”。 岳飞1103—1142Yuefei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佃农出身。北宋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刘招募勇士抗辽,岳飞应募从军,不久因父死回乡。4年后应募抗金,因作战勇猛,授秉义郎。南宋王朝建立后,他上书反对南迁,指责黄潜善、汪伯彦的投降政策,被革职。投奔宗泽部,守卫开封,因与金人作战有功,升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跟随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大将兀术渡江南侵,杜充投降。岳飞自成一家,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建炎四年初,金军在黄天荡战役中大败,北撤。岳飞在常州、镇江攻击金军后部,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旋被调往江西、湖南,平定了那里的游寇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高宗赠与“精忠岳飞”的锦旗。金兵北撤后,看到仅凭武力无法征服南宋,便改用“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大金国志》卷七《太宗纪》)的策略,建立了伪齐傀儡政权,并放归秦桧充当汉奸。时洞庭湖地区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伪齐政权派人联合杨幺义军共同攻宋,严重威胁着南宋的统治。南宋政府遂派岳飞攻打伪齐政权并镇压农民起义。绍兴四年(1134),岳飞军大破伪齐政权,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兴办屯田,建立抗金基地,以功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同时,岳飞又着手镇压杨幺起义军,他采取且招且捕、恩威并济的两手策略,严令封锁洞庭湖区,率兵围剿,终于在绍兴五年平息了杨幺义军,升任少保。次年,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积极联络太行义军,再败伪齐军,官至太尉。又屡次建议大举北伐。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力主收复两河失地。绍兴十年五月,金兀术破坏和议,率兵南下,猛攻河南诸地。岳飞受命从湖北率军北伐,七月,于郾城与兀术大将及龙虎大王所率金军决战,重创金精锐“铁浮屠”、“拐子马”。又乘胜追击50里,再败金军于颍昌。驱军抵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两河义军纷起响应。岳飞请求高宗下令乘胜渡河,收复京城所有失地。然而高宗却无意与金作战,力主投降求和,乃于一日之内连下12道金牌,催岳飞回京。岳飞挥泪班师,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宋史·岳飞传》)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不久遭秦桧等奸臣诬陷,以谋反罪入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九(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时年39岁。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1103—1142Yuefei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佃农出身,自幼拜师学武,饱读兵书。北宋末年应募从军,曾任秉义郎、统制。南宋王朝建立,因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从宗泽守卫开封,因与金人作战有功,擢为留守司统制。泽死,南下投张浚部。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成为宋朝廷中重要的抗金将领,坚决抗金的代表人物。建炎四年(1130)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其军队纪律严明,人称“岳家军”。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绍兴三年(1133)因镇压江西农民起义,获高宗赐与“精忠岳飞”的锦旗。绍兴四年,大破金傀儡刘豫齐军,收复襄阴等六郡,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联络两河义军,部署北伐。绍兴八年底,上表提出 “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反对高宗、秦桧的议和。次年,金兀术毁约再度南侵,即率兵干郾城大破金军主力,进兵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但高宗、秦桧执意求和,一天下十二道金牌催他班师退兵, 飞悲愤交集, 慨叹 “十年之功, 毁于一日”。遂退守鄂州,已恢复之北方大片领土又被金军夺去。绍兴十一年 (1141)被招到临安,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高宗、秦桧以 “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谥 “武穆”。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遗著有《岳武穆遗文》。其诗词散文皆慷慨悲壮激昂,《满江红》词表现其孤忠耿耿,大义凛然及其英勇杀敌、恢复神州的豪情壮志,为千古传颂之名作。 岳飞南宋名将。北宋末年投军。后从杜充。屡胜金军,治军严谨,世称“岳家军”。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收复建康(今南京)。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十年(1140年)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同年宋廷强令回师。被诬谋反,下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参见“历史”中的“岳飞”。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早年投军。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高宗,反对都城南迁。曾随王彦抗金,后随宗泽守开封。四年,领兵拦袭北撤金兵,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升通泰镇抚使。后官都统制、承宣使,屯兵九江,所部号称“岳家军”。绍兴三年(1133年)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有功,得赐“精忠岳飞”旗。次年大破伪齐军主力,收复襄阳等六州郡,升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领兵镇压杨么起义。六年由鄂州(今湖北武昌)进驻襄阳,派兵深入伪齐境内,进逼黄河,联络太行山义军共同抗金。又上书请战,反对与金议和。十年从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大举北伐,收复蔡州、颍昌、洛阳等重镇,率轻骑重创金兵取得郾城大捷。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形成收复中原的有利局面。但被高宗、秦桧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师。次年被密诏还朝,解兵权,授枢密副使。不久被诬陷谋反,下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被冤杀。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其《满江红》词意气激昂,为世传诵。有《岳忠武王文集》。参见“军事”、“文学”中的“岳飞”。 岳飞1103—1141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河南汤阴)人。家世为农。岳飞少年学文习武,尤好《左传》、孙吴兵法。宣和四年(1122)应募入伍。北宋末伐辽,后又参加抗金斗争。因其智勇善战,以军功卓著步入军官行列。绍兴元年(1131)任右军都统制,屯洪州。因抗金有功,被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绍兴六年,北代击溃伪齐军队。绍兴十年金人背盟,率军南侵,岳飞率兵与金军大战获胜。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秦桧以飞不死,己必及祸,故力谋害之。秦桧在赵构授意下罗织罪名以“莫须有”罪,害岳飞于大理寺狱,年39岁。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谥武穆。宁宗追封为鄂王。岳飞工诗词,所存甚少。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抒发抗金报国的宏愿,雄壮豪迈,数百年来始终脍炙人口,振奋人心。有《岳武穆集》。 岳飞1103—1142南宋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字鹏举,河南汤阴人,曾任南宋枢密副使。出生农民家庭,少时家贫,跟随父亲务农,空隙刻苦读书习武。从20岁起先后四次从军,抗击金兵,解救百姓,报效国家。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时仅39岁。宋孝宗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赠太师,赐谥“武穆”,迁葬于杭州栖霞岭下。岳飞的军人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字:忠、勇、廉、爱。一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精忠报国是他伦理思想的核心。为了消灭入侵金兵,收复中原,岳飞不顾个人安危写了《南京上皇帝书》,要求宋高宗“亲帅六军”北上,抗击金兵,结果被革职。他并不气馁,渡河北归时,又到河北招抚使张所处从军。1140年夏天,岳飞率兵大举北伐将直抵黄龙府打败金人时,宋高宗派人令其班师,岳飞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撤军,连克数城,直至接到高宗12道传令班师的金牌,其他友军被撤或受阻的情况下,才被迫撤军。二是英勇杀敌。他曾率领手下士兵冲入金营,夺敌旗杀敌军,一举拔了新乡。次日交战侯兆川,受伤十几处,全然不顾,再次打败金兵。三是为官廉洁。岳飞战功卓著,但不慕荣利,不恋爵位,赵构要为他营造府第,岳飞谢绝:“金人未灭,何以家为?”他的养子岳云,屡建奇功,他总不予上报。后来张俊察得实情,特旨岳云迁三级,岳飞力辞说:“士卒冒矢石,立奇功,才得沾一级,我儿岳云却连迁三级,何以服众?”四是爱护百姓。岳飞有句名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成为岳家军的纪律,因此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岳飞被迫班师时,为了当地百姓安全迁走,又留驻五天。岳飞回朝后,又请准以汉上六郡安置南迁的百姓,深得民心。 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家贫力学。宣和四年(1122)应募敢战士,参加守边,在抗金战斗中战功卓著,历任武安军承宣使,荆南、鄂岳州制置使,检校少保,进封公,拜太尉,授少保,任枢密副使。在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之时,为秦桧拘陷入狱,于绍兴十一年岁暮(1142)以“莫须有”之罪遭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著有《岳忠武王文集》10卷。其文议论正大,语言刚劲质朴。《五岳祠盟记》为其代表作。能诗词,慷慨激切。《满江红》(“怒发冲冠”)一首尤为后世所传诵。 岳飞1103—1142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 (今属河南)人,出身贫苦农家。北宋末年从军,后在张所部下任统制,随王彦抗金。旋投宗泽守汴京,为留守司统制。建炎四年(1130),袭击北撤金军成功,收复建康(今南京),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后升任都统制。绍兴四年(1134)大破伪齐,收复襄阳等6郡,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率部镇压杨么起义。后驻守鄂州 (今武昌)。十年(1140)率部北伐,连克颖昌、郑州、洛阳等地,获郾城大捷,大挫金兵主力。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岳家军”。但因高宗执意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退兵。回临安(今杭州)后,被解除兵权,改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年1月27日) 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善诗文,传世有《岳武穆遗文》。 岳飞六幕话剧。甘肃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编剧:汪钺;导演:罗锦麟;舞美:董兆俭。该剧以南宋人民奋起抗金为背景, 择取岳飞全部历史活动中最能体现其爱国精神的典型事件,通过面君主战、劝杨效国、舍身刺字、呕血挥书、囹圄不屈、慷慨成仁等波澜起伏的情节, 歌颂了岳飞和抗金军民的爱国精神,鞭笞了赵构、秦桧等民族败类苟且偷安和屈膝投降的卖国行径。该剧曾晋京演出, 《岳飞》文学本被艺术类大专院校作为教材对学生授课。 岳飞南宋将领。1103年生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省)。1122年开始军旅生涯,任秉义郎。1133年,收复6郡,授清远军节度使。1126年金军南侵,岳飞加入抗金队伍。1130年与金军在承州交战,败退江南。1133年镇压了江西起义的农民军。1135年镇压了钟相、杨么起义。1136年,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土地。1137年升任宣抚使。1140年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1141年被解除兵权,10月被秦桧诬陷入狱。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与其子一起遇害,终年39岁。其父子所部军队被世人誉为“岳家军”。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出身贫寒,少习文武,北宋末年从军,初任秉义郎(下级军官)。南宋建立后,因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保卫开封,因功升统制。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进,他率军在广德、宜兴坚持抵抗。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抗击下北撤,其率军在常州(今江苏常州)、镇江(今江苏镇江)大败金军,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镇压了江西农民起义。升都统制、承宣使,得高宗所谓的“精忠岳飞”锦旗。绍兴四年(1134年),自江州(今九江)北上击败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6郡,任清远军节度使。次年,与张俊镇压洞庭湖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北进。六年(1136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以主力进攻伊阳(今嵩县),收复伪齐占领的豫北、陕南地区。十年(1140年),金兵南犯,岳飞率兵攻克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大败金军,两河义军纷纷响应。而宋高宗、秦桧一味求和,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被迫退兵。回临安后,被夺去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与养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岳飞请粮手迹,小楷精妙,绝类颜鲁公。书法作品有《满江红》、《还我山河》等。著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诗词散文慷慨激昂。 岳飞多幕新歌剧。王泊生编剧。以岳飞抗金为主题。1931年“9· 18”后山东省立剧院首演。演出中尝试取消打击乐,使用中西乐器结合的乐队,在演唱方面基本保留昆曲的唱法,在当时为首创。除在山东公演外,南下河南、安徽、武汉、四川等地演出,当时影响较大。1933年在济南出版该剧单行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