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岷江航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岷江航道四川重要水道。岷江是长江上游一大支流,干流全长735千米。岷江是古代四川最早开发通航的大江。早自大禹引岷入沱工程,后至李冰于秦昭襄王后期建都江堰,整治岷江滩险,又经隋、唐、宋、明、清历代开发整治,岷江已成为“蜀麻吴盐自古通” 的重要水道。抗战时期,为减少成、渝两地客货运量压力,经济部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民国29年 (1940年) 分两期整治了岷江航道,整治后犍为以下各滩水深达1.3米,吃水2.5米以下的轮船已可通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岷江水系航道的开发,先后对成都至乐山段、乐山至宜宾段进行了4次航道整治工程。改革开放后,1986年~1991年,四川省交通厅对岷江乐山—宜宾163千米航道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岷江航道由原五级提高到四级,航道尺度达到1.5×45×500吨级驳船,年通过能力达680万吨。 岷江航道成都市至宜宾河段348公里通航,是长江水系主要通航支流之一。沿线有成都、乐山、宜宾等重要工业城市,岩盐、煤炭、石灰石等矿产丰富。乐山、峨眉山又是享誉中外的旅游景区。彭山县江口至乐山115公里通航25—100吨级船舶;经过重点整治的沙湾—乐山—宜宾河段197公里,分别达5级航道和4级航道标准,全年通航300—500吨级船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