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商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工商税gongshangshui

国家对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商品销售收入或业务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是我国从1973~1984年实行一个主要税种,1973年税制改革时,由原来的工商统一税及附加、盐税,以及工商企业交纳的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简并而成。征税范围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水产品采购、商业、进口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等。工商税的特点是:❶征收范围广,税源大,收入多。1983年利改税以前,工商税收入金额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80%。
❷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从价计征,税款是预先规定在商品价格或劳务价格中的,属于价内税。
❸实行产品和行业差别比例税率,不同的产品税率不同;不同的行业税率不同。
❹实行两次课征制,即在出厂销售环节和商业销售环节征税。1984年10月第二步利改税,将工商税按不同的课税对象,分解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四个独立的税种。现在,人们还习惯地把对流转额征收的几种税统称为工商税。

工商税

对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产品销售收入或业务经营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种税。1973年税制改革时由几种税合并而成,采用差别比例税率。1984年10月第二步利改税时,将工商税一分为四: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工商税遂于是年10月1日停征。

工商税

国家对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产品销售或业务经营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种税。清代前期四川工商税收主要有盐课、当课、牙课、茶课、糖课等项。1856年开办百货厘金。1859年开征土税。1885年~1894年,全省属于工商税的各项税收收入银最多达244.64万两,占财政年收入526.18万两的46.49%。1904年以后开征酒税、油捐和糖捐等,税种增加到10余个; 各州县征收的地方杂税有地方公用肉厘、食物税、谷物税、用物税、药材税、丝布税、牲畜税、木植税、矿产税、营业税、杂项税等11种。盐税除正税外,羡截、盐厘、杂款及加价等多达23项,14项杂款和5项加价款的收入占盐税总额的3/4,是盐税、羡截和盐厘收入的3倍。1911年,全省仅盐税厘1项即占财政收入总额的1/3以上。民国初年,撤裁厘金,兴办统捐,开征公质店税。1913年,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属于国家税的有盐税、统捐、矿税、牙税、当税、牙捐、当捐、烟税、酒税、茶税、糖税、渔业税等12种,属于地方税的有商税、牲畜税、粮米捐、土膏捐、油捐及酱油捐、船捐、杂货捐、店捐、房捐、戏捐、车捐、乐户捐、茶馆捐、饭馆捐、肉捐、鱼捐、屠捐、夫行捐及其他杂税杂捐等19种; 国地两税31种。同年11月开征印花税,1915年开征烟酒税。1925年以后,税捐苛杂、预征、重征、筹垫盛行,附加税日趋繁重。1935年省政府改组后,整理税务,将盐税、印花税、烟酒、统矿等国税交还中央接收; 颁订糖、茶、肉等旧税章程,一面改征地方税,以准备废除苛杂; 一面新征收营业税,以增加省库收入,开征统税。到年底,裁并各县杂捐204种。1936年又裁废108种; 仍保留杂捐44种,开征薪给报酬及公债利息所得税。1937年开征营利事业及证券存款利息所得税。1939年开征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以后,苛杂摊派陆续增加。1946年开征货物税;当年,省级预算税收入39.06亿元,占省级财政预算收入264.73亿元的14.7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废除苛捐杂税,统一全国税政。1950年四川征收的有货物税、工商业税 (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课税及所得课税)、盐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使用牌照税等11种。主体税种是货物税、工商业营业税和所得税。1953年修正税制,开征商品流通税,改特种消费行为税为文化娱乐税,改交易税为牲畜交易税,调整货物税和屠宰税,修订工商业税。经过税制修正,属于工商税收方面的税种有商品流通税、货物税、工商业税、盐税、利息所得税、印花税、牲畜交易税、屠宰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文化娱乐税等11种。1958年开始的税制改革,在基本维持原有税赋的基础上,合并税种,简化纳税办法,把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四种税合并成为工商统一税。1959年停征利息所得税,1964年停征集市交易税,1966年停征文化娱乐税。全省实际开征的仅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盐税、牲畜交易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7种。1973年再一次简化合并税收制度,把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对企业征收的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盐税合并成为工商税。合并以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一种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1978年以后开始调整改革税制。1980年开征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982年开征外国企业所得税和烧油特别税,试行增值税。1983年全面实行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和调节税,开征建筑税。1984年后进行利改税的第二步,将国营企业应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改按规定税种,向国家交税; 将工商税按纳税对象划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 开征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集体企事业单位奖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集体企业所得税等。1995年,全省工商税收总收入达到103907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2%。

工商税

对一切经营工商业的单位或个人,就其产品或业务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我国1973年税制改革时将原有的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和屠宰税简化合并而成工商税。工商税采用有差别的比例税率,分别根据纳税者的销售收入、业务收入或支付金额依率计征。其具体纳税人有: (1) 从事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2) 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单位和个人; (3) 从事邮政、电讯的单位; (4) 从事商业零售的单位和个人; (5) 经营农副产品采购的单位;(6) 经营进口贸易的单位; (7) 从事各种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工商税是我国现行税种中的主要税种,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方式。

工商税

中国1973年1月1日至1984年9月30日实施的一个主要税种,由原来的工商统一税及附加、盐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逐步简并、发展而成。分4个部分44个税目,税率设计82个,最低为3%,最高为66%。1984年9月,工商税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1984年10月1日起,停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税条例(草案)》。中国工商税收入1973年268.64亿元,1974年273.40亿元,1975年307.44亿元,1976年310.31亿元,1977年352.73亿元,1978年394.74亿元,1979年425.38亿元,1980年453.98亿元,1981年491.30亿元,1982年551.10亿元,1983年572.65亿元,1984年501.40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