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的信用合作社是以信贷形式经营货币资金的农村金融企业。它和全民所有制的农业银行系统设在基层的组织一起,共同组成农村专业性的金融网络。截止1992年底统计,甘肃全省农村信用社及信用联合社营业部1 568个,基本是每个乡镇设有一处。
由于信贷资金来源于千家万户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所以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到1993年,甘肃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各项存款达98.1亿元,比1979年增长13.6倍,全省农村人均储蓄额由1979年的6.4元增加到350元;各项信贷比例同比增长20.3个百分点;服务领域不断扩展,经营管理也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别在落实基层信用社自主权上,全面实行了“五定一包” (定存款、定放款、定收贷、定代理业务、定费用开支、包盈亏)经营责任制,逐步推行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贷款限额指导的信贷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比例。并允许贷款利率可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根据资金成本、信用等级和产业、项目情况适当浮动,从而体现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
摘自《甘肃金融年鉴》1993年卷的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汇总资产负债表,基本反映了1988—1992年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变化状况。见表10-5-2。
表10-5-2 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汇总资产负债情况
单位:万元
| 项 目 | 1988年 | 1992年 |
一、 各项存款合计 1.集体存款 集体农业存款 乡镇企事业存款 集体定期存款 其他存款 2.农户储蓄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 13 7938 28 647 8 691 11 161 2 001 6 794 109 291 42 630 66 661 | 291 012 45 937 9 737 19 477 3 052 13 671 245 075 63 338 181 737 |
二、 自有资金 三、股 金 四、借入银行款 五、结 益 六、其他负债 | 13 661 2 436 3 968 911 20 369 | 34 969 4 287 10 596 1 364 101 466 |
负债总额 一、各项贷款合计 集体农业贷款 乡镇企业贷款 农户贷款 其他工商企业贷款 | 179 279 63 639 3 384 13 506 45 532 1 217 | 443 694 151 675 8 385 38 055 97 265 7 997 |
二、转存银行款 三、存人民银行特种款 四、其他资金占款 五、库存现金 六、 其他资产 资产总额 | 80 414 5 030 26 000 4 100 96 179 279 | 93 675 9 266 150 280 12 279 26 519 443 694 |
尽管改革15年来,甘肃全省通过农业行社累计发放农贷181.5亿元,年均增长20.52%(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的贷款占总额的34.76%); 农贷余额由1979年的4.34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27.54亿元,增长6.35倍;1993年农业生产资金、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占到全部信贷资产总量的59%,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从资金总体占有比重看,甘肃农村资金投入水平和效益低下, 仍是一个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