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口普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口普查

见“人口学”中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

对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内的全部人口,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进行调查以及资料整理和公布的全过程。是由政府主持和组织的一种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具有集中性、统一性、普遍性、个别性和同时性等特点。目前世界各国人口普查的项目可归纳为人口的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地理和迁移特征;2.户的特征;3.人口和社会特征;4.生育率和死亡率;5.教育特征;6.经济特征。中国解放后,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举行过四次全国性人口普查。它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于有计划地进行国家建设和国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普查renkou puchɑ

新中国成立以后,咸阳市(地区)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时间、统一方法、统一项目和统一的普查方式,先后进行过5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1953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登记时间,调查内容共6项,即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及本户住址。普查显示,总户数为37.5万户,总人口186.3万人,其中男99.4万人,女86.9万人。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1964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登记时间。据手工汇总,总户数为46.9万户,总人口253.6万人,其中男132.7万人,女120.9万人。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1982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普查显示,总户数为75.4万户,总人口370.0万人,其中男189.3万人,女180.7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1990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普查显示,总户数为95.5万户,总人口422.6万人,其中男216.8万人,女205.8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普查显示,总户数为121.22万户,总人口483.87万人,其中男249.98万人,女233.89万人。

人口普查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的标准时点上,对境内的全部人口进行一次全面的逐人逐户的登记调查,并将所得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评价,最后公布发表的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人口普查的意义在于: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的准确的人口数字及有关资料,从而为国家制定政策、计划和搞好行政管理以及满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提供现实的人口依据,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和积累精确的人口数据资料。人口普查的特点有: (1) 普遍性。人口普查的对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的全部人口,不能漏掉一个人,也不能重复登记。(2) 统一性。人口普查要在统一的标准时间,使用统一的普查项目、表格和统一的方法进行登记调查。(3) 个别性。人口普查必须对每一个普查对象进行个别点查登记,并分别记载每个人的特征材料。(4) 强迫性。普查对象有法定的义务提供必需的材料,回答普查员提出的问题。人口普查的项目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地点、出生时间、住户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点 (包括普查时所在地、以前居住地等) 等项目。人口普查的方法一般采用两种:一是询问法,即由专门选派的调查员亲自登门向调查对象询问有关事项,并把询问的情况填入普查登记表。这种方法所得资料数据比较准确详细,但限于人力和财力,在一些国家里不可能全面采用,只能在选点区域局部进行,故又称“点查法”或“派员法”。另一种是自填法,即事先将统一拟制的普查登记表发给居民,由居民在普查标准时间填好,然后由普查工作人员收集起来。一般在普查中,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始于美国1790年所进行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它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早开始的一次世界现代人口普查。以后每隔十年举行一次,到目前美国已举行了20多次全国人口普查。英国和法国于1801年各自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沙皇俄国于1897年举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十月革命后,又举行过多次不定期的人口普查。印度和日本分别于1871年和1872年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我国解放以后,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举行了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据统计,到80年代,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进行了2000多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内的全部人口,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进行调查以及资料整理和公布的全过程。它是在一国政府主持下,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内,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对标准时点上的全体人口状况进行专门的全面调查。
人口普查的特征是:
(1) 普查组织的高度集中性。它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的,由各级政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加,并严格按照国家以法令颁行的普查方案协调进行的专门性调查。
(2) 普查工作的严格统一性,人口普查的全过程必须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工作步骤、方法、内容和统一的进度,用统一的项目,登记标准时点的全部人口状况。
(3) 登记时点的标准性。人口普查最大的特点是有个标准时点。调查时,不论实际登记时间在哪一天,均以标准时点的人口状态为准,以免重登或漏登。
(4) 人口普查对象登记的全面完整性。凡在普查规定的地域范围内,作为普查对象的每一个人,不论其社会经济、文化和居住状况如何,都在调查登记之列,无一例外。
(5) 调查登记的个别直接性。必须按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逐人按家庭或其他集体进行综合登记,不允许间接查询和估计,以保证从每一普查对象取得原始资料。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国家的统治阶级需要人口普查资料来为巩固自己政权服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过人口普查,制订符合国情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在资本主义国家,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统治人民服务,以适应征兵、选举的需要。在经济上,由于人口普查提供了全部人口的有关经济状况,反映了在业人口的行业与职业分布,社会主义国家可据以研究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相互关系,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和安排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本家的产业投资、企业经营和银行信贷服务,为资产阶级政府制订有关税收与财政政策提供资料。人口普查还为研究家庭组成与规模的变化、民族构成与分布以及居民文化教育程度等问题提供了基本资料,是制订有关社会政策的必要依据。人口普查对于了解全人口的年龄与性别构成、婚姻与生育状况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它有助于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变动,有助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制订人口计划和实现人口战略目标,也可用来核实人口经常统计的数字。
近代人口普查是从古代人口调查发展而来,它只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国际上公认,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是近代人口普查的开端。新中国建立以来已经在1953年、1965年的1982年进行了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

澳门最早的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839年进行的。当年林则徐到澳门巡视澳门禁烟情况,作过一次人口调查,统计出当年华籍人口7033人,葡萄牙籍人口5612人,加上英籍人口,共1.26万人。19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进行过13次有组织的人口普查,发表较为切合实际的人口数字。1866年,查得人口总数78080人 (普查人口数为56252人,未包括离岛人口)。1871年查得人口为71730人 (普查人口数为61670人,未包括离岛人口)。1878年查得人口为59959人。1896年查得人口为78627人。1910年查得人口为74866人。1920年查得人口为83984人。1927年查得人口为157175人,比1920年增长87.1%。1939年查得人口为245194人,比1927年增长56%。1950年查得人口为187779人,比1939年减少23.4%。原因是抗日时期避难澳门的内地居民纷纷回内地居住或迁往香港。1960年查得人口为169299人,比1950年减少9.8%。1970年查得人口为248636人,比1960年增加46.9%。原因是有一大批内地居民和海外华侨移居澳门。1981年查得人口为241729人,比 1970年减少2.8%。1991年查得人口为355693人,比1981年增长47.1%。原因是国内放宽内地居民申请来澳门定居的限制,不少内地居民来澳门定居,尤以福建省移居者为多。

人口普查

在规定的统一时间内,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对一国的全体人口进行调查。有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称国势普查。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是美国于179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的期限有固定的,如日本每5年一次,美国每10年一次;也有不固定的,如中国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进行了5次全国人口普查。第5次普查人口数为,全国总计12.95亿人,其中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65亿人。人口普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中国第3次人口普查规定,按人登记的13个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第5次人口普查的项目已增至49个。

人口普查Census

宪法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国会每10年必须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这种普查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决定各州在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及征收直接税的税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