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雷顿森林会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布雷顿森林会议buleidun senlinhuiyi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为讨论制定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而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美、英、苏、中、法等44国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两个附件。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规定了用黄金确定各国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的原则。即各国必须确认美国于1934年1月规定的1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价格;并将此官价作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非经美国政府同意不得改变,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也不得随意更改。美国则承担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美元已取得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世界经济领域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迫使与会国接受其方案,从而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参加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两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并在确认《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同时,为实现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会议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一次商讨战后国际货币金融问题的会议。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丹麦驻美公使以个人身份)参加。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此次会议的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确立了战后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 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又称为美元—黄金本位制。主要内容是: (1)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在1934年规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并协助美国政府维持黄金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2)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美国政府规定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其他各国政府也应依此规定本国货币含金量及与美元的汇率,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世界银行协定规定,参加国必须是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其主要任务是担保和参加私人银行对会员国的长期贷款,由于从私人筹措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美国,因此世界银行成为美国资本输出的重要工具。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Conference1944年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由28国参加的会议。会议旨在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