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帛书足臂、阴阳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帛书足臂、阴阳经西汉。复原纵24.5厘米。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帛书用秦篆文写在半幅帛上,出土时折为30余层,折叠处均已裂断,后拼合修复。其字体秀丽,抄写年代约在秦汉之际。帛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简称《足臂》)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论述了人体11脉的循环、主病和灸法。《足臂》的脉写作“温”(古写法),经脉的排列是以先“足”脉,后“手”脉,即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泰阴脉、足帣(厥)阴脉、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共11脉,缺厥阳脉。11脉的循环都是从四肢末端流向躯体中心的胸腹,或向头方,属向心性。《阴阳》的脉写作“温”(是脉的假借字),各脉的排列是根据先“阳”脉,后“阴”脉的原则,即:足钜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足大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臂钜阴脉、臂少阴脉,共11脉,脉的循环,九支脉由四肢流向躯体中心,属向心性,其他二脉即肩脉、手大阴脉,则是由躯体中心的头或腹部流向四肢末端,属远心性。它们主病候数目较少,疾病没有具体分类,专用灸法治疗,而不用药物和针法,也就是当某一脉出现了与其相应的病候时,就在同一脉上进行灸治。“经脉”是人体内疏通气血、调和阴阳的一种脉络组织,在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上有重要作用。《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经脉专书和灸疗学著作,为研究我国古代经络学说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