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常模changmo

解释测验分数的一种相对标准。通常指一个群体在物理标准化测验中所得的平均分。它代表了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与特定的标准化测验和相应的被测群体相联系。例如,可以通过标准化测验为中学毕业生建立物理水平的常模。在全体毕业生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对这个样本实施一个物理标准化测验,由此得到的平均分便可以作为该群体在这个测验中的常模。
常模具有稳定性,因而可用它做为解释分数的参照标准。任何团体或个人在同一测验中所得的分数都可以和它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达到了特定群体的平均水平。显然,这种标准并不能说明分数所代表的实际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只表明了它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因而是一种相对标准。
建立常模的必要条件是具有标准化测验和被测群体的合理取样。由于目前国内条件尚不具备,因而还没有建立起全国范围内或地方性的各级物理水平的常模。但常模这一概念经常在小范围内使用,以某一被测团体在某一测验中的平均分为标准,解释个人分数在其所属团体中的相对地位。通常的做法是将个人所得分数转化成标准分数。

常模changmo

在心理和教育测验中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的参照指标。它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制定。其可信度取决于样组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样组的代表性又取决于样组的取样原则和容量大小。一般来讲,样组容量越大,取得的常模越可靠。常模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取样的范围,不能随意超出这个范围使用。不同历史时期,常模也会时有变化,因此要及时修订。在心理和教育测验中,常用的常模有两种。一种是年龄常模,即某年龄的被试实际达到的平均成绩。智力测验一般采用这种常模。另一种是年级常模,即某一年级的被试实际达到的平均成绩。教育测验多用这种常模。


常模changmo

指进行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比较时参照的标准。常模是从抽样中得来的。我们制定一项测验,例如3岁幼儿的言语能力测验,收集一些比较系统的项目,编制一个初步测验,但它能否代表3岁幼儿的言语水平尚需经过实测。因为无法也无必要向全国所有的3岁幼儿进行测试, 所以采用抽样法进行测试。抽取的样本一定要有代表性。通过样本测验,留下75%的样本能通过的项目, 或求出的所有被试的平均成绩。这样抽样测验的结果,就可以作为3岁幼儿言语发展常模。最常用的常模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前者指某个年龄的被试实际达到的平均水平; 后者指某个年级的学生实际得到的平均成绩。心理测验多采用年龄常模。如一个6岁儿童在某种智力测验上达到了6岁的常模, 就表明该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达到了6岁儿童的平均值,是合乎标准的。凡按年龄标准来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测验,叫年龄量表。教育测验多采用年级常模。

常模

心理测验中使用的标准化样本分数,是测验的比较标准。个人在某种心理测验上所得的分数,称为原始分数,本身意义不大,只有参照标准化样本分数(常模)和各分数的分配状态,才能决定个人在分配中的地位等于还是低于平均数。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

常模norm

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群体中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其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人定的参照点,以便对测验分数作解释和比较。根据需要可选取不同的代表性样本制定常模,如全国常模、地域常模、年龄常模、年级常模和性别常模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