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新西兰英国殖民者与毛利人的第二次毛利战争开始。
1860年6月21日,英法联军逆海河长驱直入陷天津。清廷命大学士桂良、直隶总督恒福为钦差大臣在天津议和。英方巴夏礼骄悍异常,桂良对英、法所提苛刻条件全部接受。咸丰帝担心外兵进京会推翻其统治,令桂良等不得签字,天津谈判未得结果。 9月14日,咸丰改派贻亲王载垣等往通州与英、法代表谈判。联军在进犯通州、侵占河西后,是日与载垣在通州会谈,载垣接受全部要求,但拒绝英、法向皇帝亲递国书,谈判中止。9月18日,清方拘囚巴夏礼等英、法人员。同日,僧格林沁兵败,通州失陷。9月21日,清廷命恭亲王奕䜣求和。9月22日,咸丰帝逃往热河。 10月6日,联军攻占圆明园。10月8日,留京五大臣,全释巴夏礼等。10月13日,部分留京大臣决定投降,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被联军抢劫一空。10月18日,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 11月14日,沙俄借“调停”之名,迫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此约进一步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千米土地强行划归俄国,并迫使确定中俄西段边界基本走向,为沙俄掠夺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
1860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发表。 瑞士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版。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著作。 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出版《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出版。 揭露英国在印度蓝靛种植园主对农民残酷剥夺的著名剧本《蓝靛研究的镜子》出版。
1860年培顿科弗著《土壤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一书出版,奠定实验卫生学的基础。 格雷费[德]首创青光眼的虹膜切除手术。
1860年贝塞麦发明贝塞麦转炉,获专利权。 雷诺[法]制成实用的内燃机。 考帕[英]最先采用耐火砖建成现代式高炉。
1860年2月,英、法政府派额尔金、葛罗为特使,率军侵华。 3月19日,太平军以围杭救京战略,调动江南大营,并“虚援安省”,合援天京。李秀成占广德、安吉、长兴后,是日攻占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等死。敌中计后,间道回援天京。 4月19日,回援天京各路太平军齐集天京城外。5月2日,太平军5路并进击杀清军数万。5月6日,太平军再次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战获胜。5月11日,洪秀全命李秀成领兵取常州、苏州,1个半月内,攻占苏南除上海外大部地区。 4月22日,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5月3日,英军占定海,5月27日,占大连湾。6月8日,法军占烟台。 7月,英法联军再犯大沽口。僧格林沁力守大沽,竟不在北塘设防。8月1日,联军登陆北塘,清骑兵4000名几乎全部阵亡。8月14日,塘沽陷落。8月21日,大沽失陷。 8月,李秀成率太平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之英法联军协助清军抗击。 8月10日,清廷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长江南北水陆各军悉归节制。 8月24日,英法联军占天津。 9月,太平军进行第二次西征,分兵两路拟合取武昌。 9月21日,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大败清军。 10月13日,英法联军控制北京。11月退出。
1860年英国全国工联理事会在伦敦成立。 意大利托斯卡纳等邦与撒丁合并。加里波的率“千人红衫军”攻占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后向撒丁国王交出权力。至此,除罗马与威尼斯外,其余各地都统一于撒丁。 德意志全国自由主义者同盟在法兰克福成立。 俄国召集24省委员会代表,审议上年由特别委员会提出的《农民法令》草案。 叙利亚发生伊斯兰教徒与基督教徒的冲突,各国授权法国派遣远征军前往干涉,并“恢复秩序”。 印尼马辰人民反抗荷兰侵略者的战争开始,史称“马辰战争”。 日本大老井伊直弼遭藩士刺杀身亡。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卡罗来纳宣布脱离联邦以示抗议。 墨西哥自由派联军占领墨西哥城。
1860年坎尼札罗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上散发《化学哲理课程大纲》。该书提出确定原子量的新方法,把原子一分子论整理成为一个协调的系统,分子学说从此得到化学界的公认。 本生和基尔霍夫用光谱分析法发现铯。 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制定和通过国际统一的化学元素符号。 门捷列夫[俄]发现液体绝对沸点。 斯达[比]用精确的实验数据证明定比定律的正确性,结束了80多年来围绕该定律所发生的争论。 斯达提出采用以0=16为原子量基准。 希施科夫[俄]最先合成并描述四硝基甲烷等硝基化合物。 凯库勒首先提出“芳香族化合物”的概念,阐述了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理论,第一次提出苯的结构式。
1860年麦克斯韦导出平衡态气体分子速度分布规律。 麦克斯韦提出气体黏滞性的分子理论,估算出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廷德尔[英]发现廷德尔效应,即光线射入含有微粒的物系时,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清楚的光径。该效应常被用来鉴定被测物系是否为溶胶。超显微镜的原理亦基于该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