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幼儿体育课的活动量安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幼儿体育课的活动量安排you’er tiyuke dehuodonglian anpai

不论采取何种类型的体育课,也不论体育课的结构如何变化,幼儿体育课活动量的安排都必须适应幼儿身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活动量应由小开始,然后逐渐增大,最后再逐渐减小。根据一些科研资料以及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较适合于幼儿体育课的活动量的参考数据为: 课前心率与课后心率之差为50次以内,课的平均心率为140~150次/分,心率恢复时间为5分钟以内,练习密度为50~70%。同时,在幼儿体育课活动量的安排和调节上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❶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的有机结合。在一节幼儿体育课中,身体动作部位的选择应考虑到幼儿上肢与下肢的结合,例如,如果选择了跑的动作练习,那就不要再选择跳跃的活动,因为它们均属于腿部的动作,否则对幼儿腿部的负荷就会过大,最好是选择上肢的活动(如投掷)或全身的活动(如手膝着地的爬)等。
❷注意运动的强度与运动密度的合理搭配。为了保证幼儿体育课活动量的适宜,需对身体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综合地加以考虑,注意合理的搭配。如果运动的强度较大(如单脚连续跳跃的动作练习),则练习密度可以减小一些;如果运动的强度较小(如练习钻的动作),那么,练习密度则可以增大些。
❸注意季节气候的特点。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幼儿体育课活动量的安排也应有所差异。例如在冬季,体育课活动量可以安排大一些,多选择一些跑或跳跃的练习,这样就能使幼儿在户外进行活动时不觉得身体很冷。而在夏季,由于天气较热,身体稍加运动就会大汗淋漓,这时体育课的活动量就应该安排小一些,可以多选择钻、投掷的练习等,并尽可能是在有树荫的场地上活动,以免幼儿运动中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