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应试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应试诗yingshishi科举考试所采用的诗体。也称试帖诗、赋得体。起源于唐代。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贵,但进士科加试帖经与杂文,自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始行,于武后朝常试以诗赋题目。所试一般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有的题目上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后代应试诗限制尤严。现存较早的有唐代苏颋《御箭连中双兔》、张子容《璧池望秋月》、《长安早春》等。应试排律,对提高、掌握作诗技巧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题材、格律的限制,这类作品一般思想、艺术价值不高。比较著名的有钱起《湘灵鼓瑟》、焦郁(一作周成)《白云向空尽》等。 应试诗即“试帖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