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庙会和瓦舍勾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庙会和瓦舍勾栏

唐宋时期歌舞及百戏的演出场所。寺庙是东汉时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后才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发展到鼎盛,国内寺庙林立。这时寺庙不仅是善男信女们烧香拜佛的地方,而且成为一种娱乐场所。每逢佛事盛典,总有各种百戏杂技在寺庙中演出。唐代,寺院又为百戏的演出专门设立了一个场地——“戏场”。同时参加演出的另有一种与佛经教义宣传相结合的讲唱活动“俗讲”,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宋代的庙会仍承袭南北朝、隋、唐以来的传统,是聚会演出各种伎艺的游艺场。在那里,上竿、跃弄、跳索、相扑、小唱、说诨话、杂剧、学像生等等伎艺应有尽有。宋代另有一个众伎聚合之所,即“瓦舍”,它是艺人向市民观众长年卖艺的场所。北宋的都城汴梁、南宋的都城临安,都有各种大小不等的瓦舍。在瓦舍中另有一个专门上演杂剧、曲艺、杂技的场所,叫“勾栏”,因为在舞台的四周围以栏杆,所以由此得名。勾栏上演的伎艺有小说、讲史、诸宫调、合生、武艺、傀儡戏、影戏、说笑话、谜语等等。庙会和瓦舍勾栏为各种伎艺的演出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使它们得以在相互竞争中吸收对方的长处,促进自己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初具雏形的戏曲,在吸收其他伎艺长处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促进了它的形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