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廉颇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廉颇墓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放牛山,当地人称“颇古堆”。墓依山就势而建,面临淮河,周长300余米,高约20米,气势颇宏。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率军破齐,拜为上卿。公元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不被赵王重用,愤而奔魏,后离魏至楚,死于寿春(今寿县)。他不仅以英勇善战闻名于当时,而且有负荆请罪佳话流传千古。相传,当时人们为使其墓不被后世盗掘,还做了许多疑冢,至今尚有“十八座廉颇墓连凤台(县)”的传说。 廉颇墓在今寿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纪家郢放牛山,当地人称“颇古堆”。墓依山就势而建,面临淮河,周长300余米,高约20米,气势宏伟。廉颇,战国时期名将,为赵国卓立战功。公元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廉颇晚年不被赵王重用,只好到魏国,后又到楚国,最后老死于国都寿春。有“将相和”、“负荆请罪”等历史故事。相传,当时为了使廉颇墓不被人盗,还做了许多疑冢,因而,至今这里还有“十八座廉颇墓连凤台(县)”的传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