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17—Zhang Ailing
现代女作家。原籍河北,生于上海,笔名梁京。年轻时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因欧洲战事,改入香港大学。1942年香港沦陷后回到上海,并开始文学创作。其大部分短篇小说,包括成名作《倾城之恋》和代表作《金锁记》等,都收入1944年出版的《传奇》集。1949年上海解放后,她曾以梁京为笔名继续从事小说创作。1952年到香港,后旅居美国。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上海、香港的“洋场社会”为背景,人物多为寄居租界的旧官僚、大地主、买办商人和留学生等,集中反映了大都会里封建式的生活与资本主义化的尖锐矛盾。做为一个满清贵族的后裔,张爱玲十分熟悉日益金钱化的封建旧家庭,尤为熟悉这类家庭中妇女的婚恋遭遇和道德心理。她的作品对封建家庭的专制、对毁灭人性的拜金主义,特别是对在越来越殖民地化的社会里顽固存留着的封建意识,展开了多层次的揭露和抨击,但也常常流露出对旧生活的某种留恋和强烈的阶级没落感。《倾城之恋》着力塑造了华侨富商范柳原,他一面享受着现代文明,一面却又眷恋着旧式女子白流苏。而白流苏对花花公子范柳原的追求,也只是为了获取安逸生活而采用的“以身发财”的办法,即使被对方指责为把婚姻看成长期卖淫,也在所不惜。《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为了金钱竟不惜嫁给一个残废人,而换来的却是受尽欺辱。她一生肩扛着由封建陈规和腐蚀人性的金钱所铸成的枷锁,但她又把这沉重的枷锁转而套在别人甚至自己女儿身上,以平衡自己空虚的心灵。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了变态的社会生活形态中人们变态的精神面貌。
张爱玲的小说技法深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善于调动多方面的因素来揭示人物的心理,长于运用意识流和表现潜意识等手法来渲染突出深远而丰富的意象,但同时她又深得中国古典小说的要领,在情节构造、叙述方式上颇具民族特色,既有很强的市井小说色彩,又有典雅、庄重的内在气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对当今港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