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归脾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归脾汤

补养剂之一。出自《济生方》。白术60克、茯神60克、黄芪60克、龙眼肉60克、酸枣仁(炒)60克、党参60克、木香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300~400克; 猪、羊50~150克。功能健脾养心, 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见体倦神疲、草料减少、舌淡脉弱及脾不摄血的各种慢性出血证宜用。本方由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加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而成, 治心脾两虚。方中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补气生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益气健脾, 补血养心。
归脾汤对血压、肠管、呼吸、血糖均有良好影响。临证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脾气虚不能摄血的出血。凡久病体虚、自汗、再生障碍性贫血、胃肠道慢性出血、水牛血红蛋白尿病、子宫出血等属于心脾两虚者, 均可酌情加减应用。偏于阳气虚的,重用党参、黄芪;偏于阴血虚的, 重用当归、龙眼肉;偏于心气虚的, 重用酸枣仁、茯神; 偏于脾虚的, 重用白术、党参。贫血严重的, 可加阿胶、何首乌。出血严重的, 加地榆、侧柏叶、仙鹤草。

归脾汤

中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药物组成:人参、木香、黄芪、龙眼肉、白术、茯苓、酸枣仁、甘草。(《校注妇人良方》加入当归、远志)。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虚热盗汗、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脾不统血月经前期而量少色淡、淋漓不止、崩漏带下。备注:本方已制成丸剂,名归脾丸或人参归脾丸。

归脾汤

《济生方》方。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组成(《校注妇人良方》有当归、远志)。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两虚,症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或脾不统血,症见便血,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带下。本方制成丸剂,名“人参归脾丸”。

归脾汤

出自《济生方》,由白术3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15克甘草8克当归3克远志3克组成。原方,上药切碎,每服四钱,水煎服。现,按原方用量比例,作汤剂水煎服,亦可作丸剂服。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主治:
❶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低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缓。
❷脾不统血,便血、崩漏下血,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者。现在将本方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只要证属心脾两虚者,随证加减,均有显效。

归脾汤decoction for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nourishing the heart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由白术、人参、炙黄芪、龙眼肉、酸枣仁、茯神、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的汤剂。功效健睥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倦怠少食、心悸动、舌淡脉弱等,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慢性出血证。

归脾汤
主要责任者: 张晶等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207 千字
页码: 1-252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86
语种:中
定价:16.00
出版时间:2005-08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难病奇方系列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共收录136条词条。
被引频次:2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