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立体农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立体农业stereo farmin g

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如云贵高原在河谷地带和低山区水田以冬作物一水稻一年二熟为主,旱地以小麦-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或二熟为主,还可种植热带、亚热带瓜果;半山区以一年一熟水稻或一年二熟旱作物为主;高山区只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熟旱粮;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属微观异基面立体农业。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如林粮或粮菜间作、稻田养鱼、农田插种食用菌等。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

立体农业

一种高产、高效的集约化农业生产形式。目前有三种:(1)平面结构。就是推广粮食间作、套种,变一地一用为一地多用。(2)垂直结构。就是充分利用空间,使种植业向立体方向发展。(3)链环结构。就是充分发挥大田和庭院优势,形成种养加(加工)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形式。上述各种形式在和田地区均已得到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立体农业

在一定区域土地面积内,充分利用空、时、光、热条件,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种生物共处的一种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结合的高产高效、集约经营的农业生产形式。陕西立体农业正处于蓬勃兴起阶段。1990年全省农作物间作套种面积1690万亩,增产粮食6亿公斤,增加产值8.4亿元。《陕西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已颁布实行,标准化间套面积已占三分之一。汉中市将在2000年建成立体农业市,1989年~1990年在3万亩面积上试点获得成功,平均每亩增收467元,创造了亩产吨粮产值“双千元”的高产高效益。专家们认为,汉中市的试验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978年后,庭院经济蓬勃发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庭院经济模式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途径。秦巴山区旱坡地的“三田种植”(坑田、条田、垄槽田)集农业工程、耕地立体利用、作物立体种植、水土保持于一体,一般亩增产粮食85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2.66,降水径流量和泥土冲刷量均减少8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