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陈文学家。 徐陵507—583南朝梁陈间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学士,入陈官至尚书。诗与骈文轻靡绮艳,为“宫体诗”的重要作者。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所编《玉台新咏》十卷,为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徐陵507——583字孝穆。祖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南朝梁陈间骈文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随其父徐摛在萧纲幕下任职,后任东宫学士。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被留于邺城达7年之久。南归后入陈,位至太子少傅。徐陵骈文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是他羁留北齐时所写的一些书信。如《在北齐与宗室书》真切地流露了自己羁旅愁苦的心情。《玉台新咏序》绮艳精工,也是一篇传诵的文章。徐陵与庾信齐名,合称为“徐庾”,但笔力不如庾信遒劲。徐集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人吴兆宜注本。《玉台新咏》也被认为是徐陵所编选。 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今郯城)人。徐摛之子。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诗及骈文轻靡绮艳、浮丽淫靡,喜用典故,注重辞藻、对仗,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家之一。与庚信齐名,世称“徐庚”。陵诗多为应制之作和艳体诗,类似萧纲、萧绎的“宫体诗”,拟作乐府诗《长相思》、《山池应令》等较好。他的骈文,在南北朝有重要地位。陈代诏出文檄,皆徐陵所制,其《九锡文》尤美。陵为文颇变旧体,剪裁巧密,结构缜严,多有创新。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徐孝穆集》。另编有《玉台新咏》,著称于后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