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别图式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别图式理论xingbie tushi lilun

心理学家贝姆近年提出的一种解释性别角色分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性别会直接影响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强调性别的分化,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会逐步习得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图式(亦即认知结构),这种图式作为信息加工的心理配备,会直接组织和引导我们对自己及对别人的知觉和理解,影响一个人究竟注意哪些信息、储存哪些信息和记住哪些信息。儿童正是在这种内在心理过程的引导下和社会的进一步支持下出现性别角色分化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如果过分、过早强调性别角色分化,会使儿童与自身性别不相适应的图式的发展受到限制,从而使儿童最终只能将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自我概念结构,拒绝与自身性别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这样,人们适应外在环境的潜能的发挥就受到了限制,使人失去了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机会。因为人的自我概念起着行为定向的作用,行为是在自我概念的框架中发生的。大量心理学研究揭示,高度的性别类型刻板化是同缺乏灵活性与较低的适应外在环境需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性别图式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指出,教育者在引导儿童具有明确的男性或女性概念的同时,在行为引导上,对于究竟哪些行为模式属于男性化特征或女性化特征,不应当简单地凭想当然就将自己的传统观念灌输给儿童,应当鼓励儿童尝试、体验更多的行为模式,使他们的早期经验更为丰富,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获得广阔的背景,避免儿童在早期就出现过分性别分化。

性别图式理论

是由心理学家贝姆提出的一种解释性别角色分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强调性别的差异,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学会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图式,这种图式是一种有关性别的认知结构,直接参与信息加工过程,对信息的选择,贮存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都会产生影响。儿童在这种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引导和社会的支持下产生性别角色的分化。这种性别图式使儿童意识到什么是男性化特征,什么是女性化特征,男女各自的行为方式和范畴是什么,等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过早地、过分地强调性别角色分化,不利于儿童全面地、健康的发展,容易过早地抑制儿童的创造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儿童过早地拘禁在与自身性别一致的行为模式中,使儿童的许多潜能无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避免给儿童灌输一些刻板式的性别行为模式,应鼓励儿童敢于涉足、体验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广阔的教育背景中,自由地发展能灵活适应未来的行为模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