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年游击战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年游击战争Sannian youji zhanzheng

1934—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的部队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8省坚持的武装斗争。国民党政府为消灭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先后曾调集了100万以上的兵力,采取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实行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大肆烧杀等毒辣手段,向各游击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清剿”。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贺昌、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中共中央分局的领导下,紧密地依靠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又实行“北和南剿”的反动方针,增调大批军队,对南方红军游击队进行“清剿”,使游击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期。三年游击战争的结果,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革命力量,坚持了浙南、闽北、闽东、闽南、闽西、赣东北、闽赣边、粤赣边、湘南、湘赣边、湘鄂赣边、鄂豫皖边,豫南桐柏山和广东琼崖等14个游击根据地,牵制和消耗了敌人,支援了主力红军北上抗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除琼崖边区)的红军游击队,于同年10月开始分别集中于安徽歙县的岩寺、湖北黄安(今红安)的七里坪等地,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开赴华中敌后战场作战。

三年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于1934—1937年间坚持进行的武装斗争。他们分别在项英、陈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叶飞、方方、傅秋涛、高敬亭等领导下,在浙南、闽北、闽东、闽南、闽西、赣东北、闽赣边、粤赣边、湘南、湘赣边、湘鄂赣边、鄂豫皖边、豫南桐柏山和广东琼崖地区,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他们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停止内战,合编为新四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