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愚庵小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愚庵小集

诗文别集。清朱鹤龄(1606—1683)撰。十五卷。鹤龄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以著述为业,经学造诣颇深,长于笺疏之学,曾与顾炎武等参加明遗民组织“惊隐诗社”。撰有《杜工部辑注》、《李义山诗集笺注》、《尚书埤传》、《诗经通义》等。此集约成于康熙十年(1671),十三万余字。收诗文赋凡四百又三篇。鹤龄初攻词赋,后精注疏,亦善诗文。其诗多眷怀故明、伤时感怀之作,于清廷赋敛之重,禁网之密,以及战祸灾荒,民生多艰之状,均有反映。诗格略近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时有幽忧之思,沉郁之风。其文亦不乏灼见,如与友人书斥八股文为“无用”,为“么麽梦呓之语”,当“尽举而焚弃之”。有康熙十年金阊童晋之刻本,民国二十九年(1940)燕京大学图书馆校铅印本,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原刻影印本最佳,卷末附《传家质言》,为其他较早印本所不收。

《愚庵小集》

15卷。收诗歌和散文。其文典奥深厚,旨趣深远。有《四库全书》本。


《愚庵小集》

1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据康熙本影印,末附影印附记。

愚庵小集

十五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集说》、《易广义略》、《愚庵小集》、《杜工部李义山诗注》。是集凡十五卷。卷一为赋,卷二至卷六为诗,卷七至卷十五为杂著文,末附《传家质言》十三则。由金阊童晋之梓行。卷首有王先承所撰 《朱长孺文集》序和计东于康熙十年(1671)所撰《愚庵小集序》。始刊刻当在康熙十年或稍后。其版屡经增补,行世之本所收诗文多寡不一;个别作品前后印本在文字上也有出入。还有少数作品有文无目,如卷二《初夏过严园》二首,卷四《挽李石如明府》、《赠顾季任》 二首,卷五 《九日遗兴》、《岁暮杂诗》六首,卷六《送徐果亭太史还朝》三首,卷七 《周易广义略序》,卷九 《申子纯孝行记》、《孙义士鸣灾记》,卷十《与吴汉槎书》、卷十四《跋王贞媛传后》,附录《传家质言》都是如此。卷十五《庄园沈孺人传》则不但无目,还重出一篇,内容大体相同而文字互异,后一篇当为改定稿。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补入复旦藏本所无各篇,是较为完备的一种本子,亦有 《四库全书》 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