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Zhanshi gongchan zhuyi zhengce

苏维埃俄国在1918年夏到1921年春实行的经济政策, 亦称“军事共产主义”。它是在战争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为动员国内一切资源, 保证前线需要和城市居民最低限度的口粮而被迫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也掺杂着一些幻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成份。主要内容是: ❶实行余粮征集制。1919年1月,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 《关于在各产粮省份征集余粮和饲料交国家支配》 的法令, 即余粮征集制法令, 正式开始实施余粮征集制。国家组织工人征粮队, 征收农民的全部余粮, 乃至部分口粮。到1919年下半年,它又扩展到肉类、油料和棉花等其他农产品。国家征集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大部分是以固定价格付给农民以迅速贬值的纸币, 实际上近似于无偿征收。
❷在工业企业中实行普遍的国有化。不仅大中企业实行了国有, 而且根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1920年11月的决定, 又把拥有机械动力而工人在5人以下和不具有机械动力而工人超过10人的小企业也都宣布收归国有。
❸实行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贸易。1918年11月,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贸易垄断法令, 规定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全部由国家和合作社经销, 禁止私人贸易。1920年中, 又取缔了各类小商小贩。
❹实行口粮和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以及实物工资。开始是在各城镇按固定价格定量供应口粮和生活必需品;1920年改行免费配给,同时,各类公用事业和公寓也免费使用。这样, 职工的工资大部甚至全部实物化。
❺实行高度集中的总管理局体制。国有企业的原料和生产工具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均由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所属各总管理局实行统一管理。
❻实行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普及一切阶级的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俄国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用于前线, 它对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它的实施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对经济发生消极影响, 并在后期引起农民的不满。内战结束后, 1921年春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Zhanshigongchanzhuyizhengce

苏维埃俄国在1918年夏到1921年春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❶实行余粮征集制。1919年1月,人民委员会颁布余粮征集法令,组织工人征粮队,征收农民的全部余粮,乃至部分口粮。到1919年下半年,它又扩展到肉类、油料和棉花等其它农产品。国家以固定价格向农民支付严重贬值的纸币,实际上近似于无偿征收。
❷在工业企业中实行普遍国有化。最初将大中企业实行了国有,后来小企业也都宣布国有。
❸实行贸易垄断,禁止私人贸易。规定居民的生活必须品全部由国家和合作社经销,禁止私人贸易,取缔各类小商小贩。
❹实行口粮和生活必须品的配给制以及实物工资。开始是在各城镇按固定价格定量供应口粮和生活必须品;后改为免费配给,各类公用事业和公寓也免费使用。职工的工资大部分实物化。
❺实行高度集中的总管理局体制,国有企业的原材料、资金等产供销各环节均由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所属各总管理局实行统一管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保证前线需要和城市居民最低限度的口粮而被迫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也包含幻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成份。它使苏俄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用于前线,对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但它的实施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不适合正常时期经济建设的要求,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实际生产力水平,发生消极影响,后期引起农民的不满。内战结束后,1921年春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于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期间实行的一种战时措施。主要任务是在战争和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保证国防需要,供应前线军队和后方工人、农民不可缺少的粮食和工业品。主要内容包括:1.除大工业企业已由国家控制外,中小工业企业也由国家掌握管理,各企业不独立经济核算,实行实物供给制;2.为抽出更多的工人去前线战斗,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3.颁布余粮收集制;4.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国内以产品分配代替私人商品贸易等。对苏俄战胜国内外敌人起过重大历史作用。但并不是一切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参见“余粮征集制”、“粮食税”、“新经济政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