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所有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所有制suoyouzhi

历史上占有物质财富,首先是占有生产资料的某种社会形式。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人类历史上存在着5种所有制形式:在原始公社制度下是原始公社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是公有制;在奴隶占有制度下是奴隶主所有制,即占统治地位的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作者(奴隶)。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和屠杀奴隶;在封建制度下是封建主义所有制,即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工作者(农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不占有生产工作者(雇佣工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占统治地位。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集体所有制。(李玉彩)产业革命(chanye geming) 亦称“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进行技术革命,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便发生了使生产技术根本变革的产业革命。17到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促成了产业革命的发生。产业革命始于英国,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它的起点。18世纪30年代,英国约翰·怀亚特宣布发明纺纱机,揭开了产业革命的序幕。60年代至70年代,纺纱机被普遍采用,到80年代蒸气机的发明和采用,使产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个部门。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继英国之后,美、法、德、俄、日等国也于19世纪内先后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革命,又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所有制

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即指生产资料归个人、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其它关系,包括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也不同。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有: 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此外,从原始社会瓦解时起,直到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即小私有制,但它从未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原始公社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余均为生产资料私有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