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执政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执政官

掌处理国家政务大臣的通称。《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七月)丁酉,诏: ‘自今戚里、宗属勿复为执政官,著为令。’”

执政官

宋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副长官同知枢密院事与参知政事,以及元丰改官制后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总称“执政官”。宰相与执政官合称“宰执”。

执政官

古希腊城邦行政官和古罗马共和国最高行政官的名称。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一些城邦中实行执政官制度。在雅典,贵族选出的执政官成为雅典的首脑,使雅典城邦变为贵族政治的共和国。执政官最初是世袭的,后改为任期10年。公元前7世纪起,任期缩短为1年,执政官人数为9人。执政官每年由人民会议选举,只有上层贵族有资格当选。公元前487年以后,改为每年由抽签选举产生,任职1年后,进入元老院终身任职。古罗马共和国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君主被推翻后,实行百人最高执政官制度。最高执政官自百人团中选出,掌握国家全部军事和文职权力,成为最高将军和最高法官。执政官任期1年,10年内不得再当选。每个执政官虽享有最高权力,但可以被其他执政官否决。除护民官外,其他行政官员必须服从执政官。到罗马帝国时期,执政官为荣誉职务。地位较共和国时下降。

执政官

古代奴隶制共和国的行政长官,曾存在于古代罗马、迦太基和爱琴海及小亚细亚地区的一些国家。经选举产生,一般任期较短,退任后通常进入元老院,多实行双头制或多头制。如在罗马共和国 (前510—27) 设2名执政官,互有否决权,职权均等,协议理政;由百人团会议选举产生,任期一年,负责主持元老院会议,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掌管行政,统帅军队,对外代表国家; 当国家处于非常情况时,由元老院从其中任命一人为独裁官,任期半年。在古希腊的雅典,从公元前8世纪起由执政官行使行政职能,开始设3名,后增至9名,初行终身制,后改为10年一任,公元前682年又改为每年改选一次,但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主要行政权转由十将军委员会执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