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护羌校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护羌校尉

官名。据《汉书·赵充国传》,宣帝下诏令荐举可充任护羌校尉者,赵充国曾举辛临众。西汉即有此职,东汉沿置。主管西羌军政事务。《后汉书·百官志》载,护羌校尉一人,俸禄二千石。应劭《汉官》: “拥节。长史、司马二人,皆六百石。”长史、司马为其属官。魏时不任专官,为都督诸州军事兼职。据《晋书·职官志》,西晋惠帝元康(291—299)年间改为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

官名。汉代置。掌西羌军政。《后汉书·百官志》: “护羌校尉1人,比二千石,主西羌。” 《资治通鉴·汉纪·宣帝神爵二年 (公元前60年)》: “(五月) 诏举可护羌校尉者。” 胡三省注: “护羌校尉之官,始见于此。范晔曰: 汉武帝时,诸羌与匈奴通,攻令居、安故,围枹罕,遣李息、徐自为击之,始置护羌校尉。”护军司徒 官名。辽国置。(见:护军司)护军统领 官名。清代置。(见:护军营)

护羌校尉

官名。西汉武帝时,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种羌结盟,与匈奴相通,合兵十余万,攻令居(在今甘肃永登西北)、安故(今甘肃临洮南),围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武帝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击平之,始置护羌校尉,治令居,掌西羌事务。东汉时沿置,多次率兵镇压羌民反抗。西晋惠帝时改称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

西汉至西晋时镇抚羌人的军事长官。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将李息平定羌乱后,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羌众,设府于金城郡令居城(在今永登县)。其职责是:加强对羌人的安抚、管理,发生变乱时则率兵镇压。此校尉不但司理金城郡内的羌事,也负责河西诸郡及陇西、安定、天水等郡的羌事。东汉建初元年 (76年)重设护羌校尉,任命得力将领充任,先后设治所于安夷(今青海东部之平安县)、临羌 (在今青海湟源县东)、襄武(在今陇西县东南)、张掖(在今张掖市西北)、令居等地。东汉末至曹魏时, 护羌校尉由金城郡太守兼领, 晋时改由秦州刺史兼领, 后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3:50